《十洲亭》

时间: 2025-01-04 09:17:19

东塘昔号神仙景,亭以洲名世亦稀。

山拥髻鬟临水鉴,花铺云锦出天机。

好风入座清如濯,古木分行翠欲围。

每到冯栏会心处,不知香气袭人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塘昔号神仙景,亭以洲名世亦稀。山拥髻鬟临水鉴,花铺云锦出天机。好风入座清如濯,古木分行翠欲围。每到冯栏会心处,不知香气袭人衣。

白话文翻译

东塘曾经被称为神仙的胜地,这座亭子因洲而得名,世上也很少有人知道它。山环抱着亭子,像美人的发髻映照在水面上,花朵像云锦一样铺展,展现出天工之巧。微风轻轻吹入亭中,清爽如同沐浴;古树成行,翠绿欲滴,似乎要将亭子围住。每当我来到栏杆边,心中感到惬意,不知不觉中,花香已经萦绕在我衣袖上。

注释

  • 神仙景:指的是如同神仙般的美景。
  • :指的是亭子,通常是供人休息的建筑。
  • 髻鬟:形容女子的发髻,形象生动。
  • :水面,能映照事物。
  • 天机:指自然的巧妙,强调花的美丽。
  • 冯栏:指的是亭子的栏杆,通常是观景的地方。

典故解析

“神仙景”暗示着这个地方的美丽与超凡脱俗,有可能源于古代对桃源或仙境的向往。“花铺云锦”则可能与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云锦”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华美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谠,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主要作品多为抒情诗,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物。

创作背景

“十洲亭”创作于宋代,正值盛世时期,文人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和描绘达到高峰,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东塘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美。诗人以“神仙景”开篇,引起读者对这片风景的向往与好奇。在接下来的描写中,山水、花木的形象逐一浮现,仿佛让人身临其境。特别是“好风入座清如濯”的句子,生动地表现出微风拂面的清爽感,使得整个亭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感受推向高潮,幽香袭人,令人陶醉。这种细腻的感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一种心灵的共鸣。在这里,诗人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参与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塘昔号神仙景:开头引入了东塘的美名,暗示这里的景色超凡脱俗。
  2. 亭以洲名世亦稀:亭子的名字来源于洲,表示其独特性与稀有性。
  3. 山拥髻鬟临水鉴:山环抱着亭子,水面如镜,形象生动。
  4. 花铺云锦出天机:花朵绚丽多彩,仿佛是自然的巧妙造化。
  5. 好风入座清如濯:微风轻拂,清爽宜人。
  6. 古木分行翠欲围:古树成行,翠绿欲滴,环境优美。
  7. 每到冯栏会心处:每当我来到栏杆,感受到心灵的契合。
  8. 不知香气袭人衣:花香萦绕,让人沉醉,表现出美好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拥髻鬟”,将山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生动。
  • 对仗:如“好风入座清如濯”与“古木分行翠欲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风与香气赋予人的特点,使自然景物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在这种美丽环境中获得的心灵愉悦。诗人通过描绘东塘的独特风光,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自然状态,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塘: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丽。
  • :象征着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
  • :代表自然景观的宏伟与灵动。
  • :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神仙景”指的是?

    • A. 普通景色
    • B. 超凡脱俗的美景
    • C. 现实中的城市景观
  2. 填空题:诗中“微风轻轻吹入亭中,清爽如同__”。

  3. 判断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对/错)

答案:

  1. B
  2. 沐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描写自然的优美景色,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春天的气息与景色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