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色染蔷薇水麝薰,静中时有暗香闻。上人生怕花料理,未信真能恼石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蜡梅的香气与美丽,仿佛玫瑰的颜色和麝香的芬芳。在静谧的环境中,时常能闻到它淡淡的香气。上人(指高人或达者)担心花朵的管理与照料,未必相信蜡梅的香气真的能让石君(指石头的神灵)感到烦恼。
注释:
- 色染:指色彩染色,形容蜡梅的颜色,可能是指其鲜艳的花色。
- 蔷薇:即玫瑰,常用来比喻美丽的花朵。
- 水麝薰:麝香是一种香料,常用来形容芳香。
- 上人:指高人或达者,常常游离于世俗之上。
- 恼:使烦恼、困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蜡梅盛开的时节,诗人借助蜡梅的香气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探讨了人对自然的理解与态度。
诗歌鉴赏:
李壁的《蜡梅数枝托悟上人持供南囿》是对蜡梅这一花卉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现了蜡梅的外在美,更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色染蔷薇水麝薰”一句,字里行间流露出蜡梅的色泽之美,仿佛将人带入芳香四溢的花园。接着,诗人又以“静中时有暗香闻”来描绘蜡梅那种清幽而不张扬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气氛。
而“上人生怕花料理”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似乎在提醒我们对待自然要有应有的尊重与谨慎。最后一句“未信真能恼石君”,则带有一种幽默和反思的意味,暗示即使是蜡梅的香气也不足以使石神感到烦恼,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和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蜡梅的喜爱,同时也引发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色染蔷薇水麝薰:蜡梅的色彩宛如蔷薇花,且其香气如水麝般芬芳,形象地展现了蜡梅美丽的外观和迷人的香气。
- 静中时有暗香闻:在安静的环境中,偶尔能嗅到蜡梅的淡淡芳香,表现了蜡梅的幽静与内敛。
- 上人生怕花料理:高人对花木的管理感到担忧,表明对自然的敬重与对花草生命的珍视。
- 未信真能恼石君:虽然担心花的照料,但却不认同蜡梅的香气会让石神感到烦恼,带有一种轻松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梅的色彩比作蔷薇,增强了蜡梅的美感。
- 拟人:赋予上人以情感,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通过蜡梅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梅: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代表着冬天的希望。
- 香气:象征着美好与宁静,暗示着内心的清净。
- 上人:象征着智慧与超脱,代表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色染蔷薇水麝薰”主要描写了什么?
- A. 蜡梅的香气
- B. 蜡梅的颜色
- C. 蜡梅的生长环境
- D. 蜡梅的栽培方法
-
“上人生怕花料理”中的“上人”指的是?
- A. 一般人
- B. 高人或达者
- C. 花农
- D. 石君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蜡梅的赞美
- B.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C. 对花卉管理的担忧
- D. 描述冬天的景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王安石):同样描绘梅花的坚韧与美丽,展现冬天的生机。
- 《春夜喜雨》 (杜甫):以自然为背景,表现诗人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李壁的《蜡梅数枝托悟上人持供南囿》与王安石的《梅花》均以花卉为主题,但李壁偏重于香气与思考,而王安石则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生机。两者在表现方式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自然观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