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八日作》

时间: 2025-01-04 12:16:52

三伏已过,九夏欲宾秋。

月林疏梧响,露圃幽花稠。

故人有晁子,高諠今前修。

胜地能馆我,衰疾於焉瘳。

山寂便午憩,井冽共晨滫。

坟素共偃蹇,几杖亦夷犹。

嗟哉作田苦,斛水车轮抽。

暮歌宛如笑,达旦不肯休。

新谷幸稍登,惧贻晚禾忧。

安得盪尘壒,倒卷天河流。

生意浃万物,仁风扇九州。

老余亦苏醒,翛然脱笼囚。

眷言南山曲,仙袂追浮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月十八日作》 —— 李壁 〔宋代〕

三伏已过,九夏欲宾秋。
月林疏梧响,露圃幽花稠。
故人有晁子,高諠今前修。
胜地能馆我,衰疾于焉瘳。
山寂便午憩,井冽共晨滫。
坟素共偃蹇,几杖亦夷犹。
嗟哉作田苦,斛水车轮抽。
暮歌宛如笑,达旦不肯休。
新谷幸稍登,惧贻晚禾忧。
安得荡尘壒,倒卷天河流。
生意浃万物,仁风扇九州。
老余亦苏醒,翛然脱笼囚。
眷言南山曲,仙袂追浮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即将进入秋季的时节,表达了作者对故人及自然的感慨。诗中提到三伏天已过,天气开始转凉,月光洒在稀疏的梧桐树上,露水湿润了幽静的花圃。诗人回忆起老友晁子,此时高兴地与他相聚。美好的环境使得诗人感到身心舒畅,病痛也在此时得以缓解。诗人选择在山中静谧的午后休息,井水清冽,与晨雾相伴。坟墓的白色衣衫与安静的环境,让人感到宁静,连手杖也似乎变得悠闲。田间的劳作苦涩,水车的车轮在轰鸣。黄昏的歌声如同笑声,直到黎明也不愿停止。新收的谷物稍显丰收,但又害怕晚禾的忧虑。怎样才能荡涤尘世的烦恼,像倒流的银河一样回归自然?万物都被生机所浸润,仁爱的风扇动着整个九州。老朽的我也清醒过来,恍若脱离囚笼。眷恋南山的曲调,像仙女的衣袂追逐着浮云。

注释

  • 三伏:指的是夏季最炎热的时节,通常在农历的六、七、八月之间。
  • 九夏:指的是农历的九个夏季,寓意夏季即将结束。
  • 晁子:指作者的老朋友,可能为晁错的后代。
  • 胜地:指美好的环境。
  • 衰疾:指衰弱的病痛。
  • 井冽:指井水清凉。
  • 坟素:指墓地的白色衣衫。
  • 斛水车轮:指田间抽水的工具,反映农事的辛苦。
  • 新谷:指刚收获的谷物。
  • 荡尘壒:意为清除世俗的烦恼。
  • 生意浃万物:指生命的气息充满万物。
  • 仁风:指温和的风。
  • 翛然:指轻松自在的样子。
  • 浮丘:指天上的云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常常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六月十八日作》创作于一个夏末的时节,诗人借助自然景物和与友人交往的情感,抒发了个人的感受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与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对夏末秋初的感知和对故人的思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月林疏梧响”和“露圃幽花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对衰病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深刻理解。

诗人以“嗟哉作田苦”引入对农事的辛劳,表达了对土地的依赖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又在“新谷幸稍登”中看到生活的希望和未来的可能。末尾的“眷言南山曲,仙袂追浮丘”更是将情感提升到一种理想化的境界,表现出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李壁的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生活和友谊的热爱,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伏已过,九夏欲宾秋。
    夏季的盛暑已经过去,秋天的气息逐渐逼近。

  2. 月林疏梧响,露圃幽花稠。
    月光洒在稀疏的梧桐树上,露水润泽的花圃显得特别幽静。

  3. 故人有晁子,高諠今前修。
    想念的老友晁子,此时高兴地与我相聚。

  4. 胜地能馆我,衰疾于焉瘳。
    这美丽的地方能让我安身,之前的病痛在此得到缓解。

  5. 山寂便午憩,井冽共晨滫。
    在宁静的山中休息,清凉的井水伴着晨雾。

  6. 坟素共偃蹇,几杖亦夷犹。
    墓地的白色衣衫与安静的环境让人感到宁静,手杖也显得悠闲。

  7. 嗟哉作田苦,斛水车轮抽。
    唉,田间的劳作实在艰辛,水车的轰鸣声令人难忍。

  8. 暮歌宛如笑,达旦不肯休。
    黄昏的歌声如同笑声,一直唱到黎明。

  9. 新谷幸稍登,惧贻晚禾忧。
    新收的谷物稍有丰收,但又害怕晚禾的忧虑。

  10. 安得荡尘壒,倒卷天河流。
    怎样才能荡涤尘世的烦恼,回归到自然的状态?

  11. 生意浃万物,仁风扇九州。
    万物都被生命的气息滋润,温和的风吹拂着九州大地。

  12. 老余亦苏醒,翛然脱笼囚。
    年老的我也清醒过来,恍若脱离了囚笼。

  13. 眷言南山曲,仙袂追浮丘。
    眷恋南山的乐曲,像仙女的衣袂追逐浮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暮歌宛如笑”,将歌声比作笑声,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感。
  • 拟人:如“仁风扇九州”,赋予风以人的特征,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生意浃万物,仁风扇九州”,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对世俗烦恼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追求。诗人希望能够回归自然,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伏、九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
  • 月林、梧、露、花:自然景象,表现宁静和美好。
  • 故人、晁子:象征友情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 田、车轮:象征劳动与生活的艰辛。
  • 南山、仙袂:象征理想与向往的自由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壁的《六月十八日作》是关于哪个季节的诗歌?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新谷”是指:

    • A. 新收的谷物
    • B. 旧谷
    • C. 干枯的谷
    • D. 野生的谷
  3. 作者在诗中对友人的称呼是:

    • A. 老友
    • B. 晁子
    • C. 高谦
    • D. 诗友

答案

  1. B. 夏天
  2. A. 新收的谷物
  3. B. 晁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六月十八日作》:两首诗均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杜甫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对家国的忧虑,而李壁则更多地探讨了个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宁静。

  • 《静夜思》与《六月十八日作》:李白的作品在意象上更加简洁明了,情感上更直接,而李壁的诗则通过丰富的自然描绘展现出更为细腻的内心活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宋八大家诗文选》

相关诗句

三伏已过,九夏欲宾秋。下一句是什么

月林疏梧响,露圃幽花稠。上一句是什么

月林疏梧响,露圃幽花稠。下一句是什么

故人有晁子,高諠今前修。上一句是什么

故人有晁子,高諠今前修。下一句是什么

胜地能馆我,衰疾於焉瘳。上一句是什么

胜地能馆我,衰疾於焉瘳。下一句是什么

山寂便午憩,井冽共晨滫。上一句是什么

山寂便午憩,井冽共晨滫。下一句是什么

坟素共偃蹇,几杖亦夷犹。上一句是什么

坟素共偃蹇,几杖亦夷犹。下一句是什么

嗟哉作田苦,斛水车轮抽。上一句是什么

嗟哉作田苦,斛水车轮抽。下一句是什么

暮歌宛如笑,达旦不肯休。上一句是什么

暮歌宛如笑,达旦不肯休。下一句是什么

新谷幸稍登,惧贻晚禾忧。上一句是什么

新谷幸稍登,惧贻晚禾忧。下一句是什么

安得盪尘壒,倒卷天河流。上一句是什么

三伏已过,下一句是什么

九夏欲宾秋。上一句是什么

九夏欲宾秋。下一句是什么

月林疏梧响,上一句是什么

月林疏梧响,下一句是什么

露圃幽花稠。上一句是什么

露圃幽花稠。下一句是什么

故人有晁子,上一句是什么

故人有晁子,下一句是什么

高諠今前修。上一句是什么

高諠今前修。下一句是什么

胜地能馆我,上一句是什么

胜地能馆我,下一句是什么

衰疾於焉瘳。上一句是什么

衰疾於焉瘳。下一句是什么

山寂便午憩,上一句是什么

山寂便午憩,下一句是什么

井冽共晨滫。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