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其八》
时间: 2025-01-08 22:26: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江南 其八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湖上月,白露暖空游。
瑶彩圆澄苍落皎,
素光遥接绛槎流。
蟾影最宜秋。
三五夜,洁映雪华浮。
初见蛾眉临玉镜,
还看团扇下琼楼。
千里谢庄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湖面上明亮的月光照耀,白露的清晨让天空显得温暖而舒适。
瑶池的色彩在清澈的湖面上圆润而明亮,素雅的光辉与红色的轻舟遥相辉映。
月亮的影子最适合秋天的夜晚。
在这三五的夜晚,洁白的月光映照在如雪的花瓣上。
初次见到如蛾眉般的美人出现在玉镜前,
随后又看到她在团扇下的琼楼里。
远隔千里,我对此感到惆怅不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瑶彩:指美丽的色彩,瑶是美玉的意思。
- 苍落:青色的湖面。
- 素光:洁白的光辉。
- 绛槎:红色的小船。
- 蟾影:指月亮的影子,蟾蜍常被用来指代月亮。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如蛾子般弯曲,指美人。
- 琼楼:指美丽的楼阁,琼是美玉的意思。
- 谢庄:指谢灵运,古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多愁善感而引申为愁苦的代名词。
典故解析:
- 月亮与蟾蜍:月亮被视为美好与思念的象征,蟾蜍则代表月亮的影子,常在诗词中出现。
- 谢庄:谢灵运是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是明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歌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与思索,诗中结合了月色与秋夜的景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离愁别绪的感慨。
诗歌鉴赏
沈宜修的《忆江南 其八》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歌通过对湖上月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开头的“湖上月,白露暖空游”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清新宜人的景象,月光洒在湖面上,白露的清晨让人感到温暖舒适。此时的湖水如同瑶池般清澈,月亮的光辉与小舟遥相辉映,构建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引入了“蟾影最宜秋”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秋夜的氛围。此时的月亮影子与洁白的花瓣相映成趣,形成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诗人通过“初见蛾眉临玉镜,还看团扇下琼楼”的描写,展现了对美人及其环境的细致观察,仿佛在描绘一幅佳人轻盈的身影,流露出一种柔美而惆怅的情感。
最后一句“千里谢庄愁”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思与惆怅,表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离愁别绪。沈宜修通过这首诗,完美地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上月,白露暖空游。:描绘了湖面上的明月和白露的清晨,营造出温暖宁静的氛围。
- 瑶彩圆澄苍落皎,:强调湖水的清澈与明亮,给人一种美丽的视觉感受。
- 素光遥接绛槎流。:月光与小船的遥相辉映,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 蟾影最宜秋。:月亮的影子与秋天的情景相得益彰,突出季节的特点。
- 三五夜,洁映雪华浮。:描绘了三五之夜,月光如雪般洁白,浮动在空中,营造出梦幻的场景。
- 初见蛾眉临玉镜,:描写美人初现的瞬间,细腻而生动。
- 还看团扇下琼楼。:再现美人在团扇下的情景,传达出一种优雅的气质。
- 千里谢庄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思念与惆怅,情感深沉而细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瑶彩”、“蛾眉”等,形象地传达出美的意象。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月光与小舟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与对往事的追忆,流露出一份淡淡的惆怅与思绪。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感伤,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着思念、孤独与美好。
- 湖:代表宁静与优雅的自然环境。
- 白露:象征清新、温暖的氛围。
- 蛾眉:代表美丽的女性形象,传达出柔美与优雅。
- 琼楼:象征着高贵与美丽的居所,增添了诗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瑶彩”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色彩
B) 诗人的名字
C) 秋天的景象 -
“千里谢庄愁”中的“谢庄”指的是哪个著名的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谢灵运 -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 A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月色与个人情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反映了相似的情感主题。
诗词对比:
沈宜修的《忆江南 其八》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在描绘月光与思念,但沈宜修更侧重于自然景物与细腻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在诗中表现出更强烈的思乡之情。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