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湖上曲十二阕》
时间: 2025-01-08 21:19: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上柳,罗带舞风轻。烟袅千条眠晓日,丝垂万缕拂春城。飞絮落繁英。寒食后,绿镜远山横。自少霸陵桥上折,长如芳苑殿前盈。浑欲不胜情。
白话文翻译:
湖边的柳树轻轻摇曳着,像绸带在微风中舞动。晨曦中,烟雾缭绕,千条柳枝似乎在安静地沉睡;万缕细丝轻柔地拂过春城。飞舞的柳絮落下,像繁花似锦。寒食节后,湖面如绿镜般映照着远山。自从在霸陵桥上折下那一枝柳条,仿佛在芳香的苑子前,满是生机与情感,真是让人心潮澎湃。
注释:
- 湖上柳:指湖边的柳树,象征着柔美与春意。
- 罗带舞风轻:形容柳枝像丝带一样轻柔地在风中摇摆。
- 烟袅千条眠晓日:晨雾轻烟环绕着柳树,仿佛千条柳枝在晨光中安静地沉睡。
- 丝垂万缕拂春城:形容柳枝如丝线般垂落,轻轻拂过春天的城市。
- 飞絮落繁英:指柳絮如花瓣般飘落。
- 寒食后:指寒食节后的时节,春暖花开。
- 绿镜远山横:湖面如绿镜般映照出远方的山景。
- 霸陵桥:地名,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桥。
- 芳苑殿前盈:形容在芳香的园子前,柳枝满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创作多反映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语言优美。沈宜修生于江南地区,深受当地山水文化的影响,常以自然景象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寒食节后,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站在湖边,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美丽,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内心的柔情。
诗歌鉴赏:
《忆江南 湖上曲十二阕》通过描绘湖边的柳树和春天的景象,展现了江南特有的自然美。开篇的“湖上柳,罗带舞风轻”,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动,象征着春天的温柔与生机。接下来的“烟袅千条眠晓日,丝垂万缕拂春城”,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晨雾中的柳树,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与意境。飞絮与繁英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春天的繁华景象。“寒食后,绿镜远山横”,不仅描绘了湖面如镜的美丽,也暗示了春天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深切怀念和热爱。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的依恋,借助柳树、湖水等元素,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展现了沈宜修对江南自然风光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上柳,罗带舞风轻:湖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摇曳,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烟袅千条眠晓日:晨雾缭绕,似乎有千条柳枝在晨光中安静地沉睡,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丝垂万缕拂春城:柳丝如万缕细纱般轻柔地拂过春天的城市,生动形象。
- 飞絮落繁英:柳絮飘落,如同繁花般美丽,增添了春天的色彩。
- 寒食后,绿镜远山横:寒食节后,湖面如绿镜般映照出远山,展现出春天的宁静。
- 自少霸陵桥上折:在霸陵桥上折下柳枝,意味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长如芳苑殿前盈:柳枝如同芳香的园子一般,满含生机。
- 浑欲不胜情:诗人情感深厚,难以自持,表现出对自然的强烈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罗带,形象生动。
- 拟人:柳条在风中舞动,赋予了柳树生命。
- 对仗:如“千条”“万缕”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江南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蕴含着一种柔情与忧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美与春意。
- 湖:象征宁静与纯净。
- 烟雾:象征朦胧与梦幻。
- 飞絮:象征春天的繁华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湖上柳”主要描绘了什么意象? A. 村庄 B. 柳树 C. 山川
-
“寒食后,绿镜远山横”中的“绿镜”指的是什么? A. 绿水 B. 绿草 C. 绿树
-
诗中“丝垂万缕”用来形容什么? A. 柳枝 B. 花瓣 C. 细雨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杜甫)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江南春》:同样描绘江南春天的美丽,但更侧重于田园风光。
- 《春夜喜雨》:通过夜雨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喜悦。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沈宜修的诗歌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