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江南·已丑元旦自众兴集起行北上,马上漫成四首 其一
作者: 张槎 〔清代〕
元旦日,拥被听残更。爆竹数声惊倦马,红灯几点落疏星。野馆足逢迎。
白话文翻译:
元旦这天,我裹着被子听着钟声渐渐余音消散。几声爆竹惊醒了疲倦的马儿,几盏红灯在稀疏的星空中闪烁。野外的客店恰好能招待我。
注释:
- 元旦:指新年的第一天。
- 拥被:裹着被子,形容在床上。
- 残更:指钟声渐弱,表示时间已晚。
- 爆竹:过年时放的鞭炮,用于驱邪。
- 倦马:疲倦的马,意指行程疲惫。
- 红灯:春节时挂的红灯笼,象征喜庆。
- 疏星:稀疏的星星,形容夜空的宁静。
- 野馆:乡间的客栈,指旅途中停留的地方。
- 足逢迎:能够迎接客人,说明客栈的热情。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元旦”和“爆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庆祝春节的元素,表现了节日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诗作多描写生活琐事,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旦,正值新年之际,表现了诗人在新年时的心情与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节日氛围。
诗歌鉴赏:
《忆江南》一诗,展现了元旦之际的宁静与喜庆。诗的开头“元旦日”,明确了时间背景,接下来描绘了诗人躺在被窝中,听着钟声的情景,给人一种慵懒又温暖的感觉。随着“爆竹数声惊倦马”的到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体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人们的期待。红灯和星星的意象交织,既显得温馨又带有一丝孤独,仿佛在提醒人们在喧嚣的背后,仍有一份静谧的思考。最后一句“野馆足逢迎”,则传达出诗人对旅途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元旦日,拥被听残更”:描绘了元旦早晨,诗人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听着远处钟声的余音。
- “爆竹数声惊倦马”:几声爆竹响起,惊醒了疲惫的马儿,暗示着新年的到来。
- “红灯几点落疏星”:稀疏的星空中,几盏红灯闪烁,渲染了节日气氛。
- “野馆足逢迎”:乡间的客栈恰好能接待我,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人情的温暖。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手法,如“爆竹数声”与“红灯几点”,增加了诗的韵律感;“倦马”与“疏星”形成了视觉与听觉的对比,增强了诗意。
-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对元旦早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节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在热闹中难免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旦:新年的开始,象征着新的希望。
- 爆竹:代表着节日的喜庆与热闹。
- 红灯:象征着幸福与团圆。
- 疏星:代表宁静的夜空,暗示孤独与思考。
- 野馆:象征着旅途中的温暖与人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元旦日,拥被听残更”中“残更”指什么? A. 完整的钟声
B. 钟声渐弱
C. 新年的钟声 -
诗中提到“爆竹”是为了: A. 让马儿更快
B. 驱赶邪灵
C. 增加夜空的美感 -
“红灯几点落疏星”中的“红灯”象征: A. 悲伤
B. 喜庆
C. 忘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张槎与李白在描写节日的诗作,李白多表现豪情壮志,而张槎则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感受,展示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张槎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忆江南》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