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司道中四绝 其四》

时间: 2025-01-04 08:43:33

随车千骑铁成围,诸将前驱辨鼓旗。

不似东阳村舍畔,芒鞋踏雨看山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随车千骑铁成围,
诸将前驱辨鼓旗。
不似东阳村舍畔,
芒鞋踏雨看山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随军出征的壮阔场面,诗人通过写随车的千骑和铁骑的包围,表现了战争的气势。前面的将领辨认着鼓声和旗帜,显示出军队的纪律与准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阳村舍旁的宁静场景,诗人回忆起在雨中踏着芒鞋悠闲地欣赏山景的时光,表达了一种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注释:

  • 随车:随行的车辆,指的是军队出征时的车队。
  • 千骑:形容骑兵数量众多。
  • 铁成围:用铁器作成的围墙,形容军队的坚固。
  • 诸将:指众多的将领。
  • 前驱:指在前方带领的将领。
  • 辨鼓旗:辨认鼓声和旗帜,以确认军队的行进和指令。
  • 东阳村舍:指东阳地区的一处村庄,营造一种乡村的宁静。
  • 芒鞋:用芒草编织的鞋,代表简朴的生活方式。
  • 踏雨看山:在雨中欣赏山景,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该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比战争与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怀念与对战争的无奈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活跃于南宋,擅长诗词,尤其是古风,作品多描绘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战争背景下,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冷静观察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战乱与安宁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移司道中四绝 其四》通过对比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战争的壮观与乡村生活的宁静。诗人在一开始就用“随车千骑铁成围”描绘出宏大的战争场景,给人一种紧迫感。而接下来的“诸将前驱辨鼓旗”则表现出军队的严谨与纪律,让读者感受到战斗的紧张气氛。两句的组合,形成了对比的效果,突出了战争的复杂与严肃。

而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感受,诗人用“东阳村舍畔”来引入一种田园风光,描绘出一种平和与安逸的生活场景。在这里,诗人以“芒鞋踏雨看山时”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不仅仅是景色的对比,更是情感的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平静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取了四句绝句的方式,简洁有力,富有节奏感,给人以鲜明的印象。通过对比,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内心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具备了历史背景的厚重感,也渗透着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随车千骑铁成围:诗人描绘了随军出征的壮观场面,千骑环绕,形成铁壁般的防御。
  • 诸将前驱辨鼓旗:众将领在前方听鼓声、看旗帜,展现了军队的纪律和组织。
  • 不似东阳村舍畔:转入对比,指出这与宁静的东阳村舍形成鲜明对照。
  • 芒鞋踏雨看山时:以芒鞋和雨中看山的悠闲场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战争与乡村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意象:通过“千骑”、“芒鞋”、“雨”、“山”等意象,构建了丰富的画面感。
  • 排比:前两句的结构相似,增强了气势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深处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骑兵:象征力量与战争,代表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 鼓旗:象征指挥与秩序,体现军队的纪律。
  • 东阳村舍:象征平和与安宁,反映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 芒鞋:象征简单与自然,体现了人的本真和对朴素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随车千骑铁成围”所描绘的场景主要是什么?

    • A. 乡村生活
    • B. 战争场面
    • C. 自然风景
  2. 诗人对比的对象是?

    • A. 东阳村舍与战场
    • B. 农田与城市
    • C. 战争与和平
  3. “芒鞋踏雨看山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战争
    • B. 自然与宁静
    • C. 权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郑刚中的诗更侧重于对比战争与乡村的情感,王维则更注重隐居生活的哲学思考。郑刚中的诗通过迅速的场景转换,增强了情感的冲突,而王维则通过平和的叙述来展现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