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登太白》

时间: 2025-01-01 12:59:10

飘飘短褐袍,倚杖立金鳌。

桥束溪流急,树增山势高。

白云连海峤,黄叶满亭皋。

落日西风恶,尘埃两鬓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飘飘短褐袍,倚杖立金鳌。
桥束溪流急,树增山势高。
白云连海峤,黄叶满亭皋。
落日西风恶,尘埃两鬓毛。

白话文翻译:

诗人穿着轻便的短褐袍,靠着拐杖站在金鳌山上。
河流在桥下急速流动,树木在山间更显高耸。
白云连接着海的边际,黄叶满地铺在亭台水边。
落日映照着西风的恶劣,尘埃覆盖了我的两鬓白发。

注释:

  • 飘飘:轻盈的样子,形容衣服或人的态度自在。
  • 短褐袍:指一种短的棉袍,古代文人常穿的简便衣物。
  • 金鳌:指金鳌山,古代传说中海中的神兽,象征高大和巍峨。
  • 桥束溪流急:形容桥梁把急流的溪水挡住,形成一种美丽的景象。
  • 白云连海峤:白云与海天相连,形容广阔的自然景观。
  • 亭皋:亭台和岸边,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落日西风恶:落日西斜,西风凶猛,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尘埃两鬓毛:尘埃沾染了头发,象征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艰辛。

典故解析:

  • 金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金鳌是海中的神兽,象征着力量和高大,常出现在诗歌中,代表着一种超然的境界。
  • 白云与海峤:这一意象常用来表现诗人心中对自然的向往与敬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而闻名,风格简洁明快,富有韵味。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在游历中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暮登太白》一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诗人以“飘飘短褐袍,倚杖立金鳌”描绘出自己闲适的身影,似乎在享受秋天的清新与宁静。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桥下急流、白云连海和黄叶满地,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诗的最后两句,落日与西风的描绘,象征着人生的终结与不安,尘埃落在两鬓之间,更是对老去与经历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景抒情,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蕴含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诗中的意象清新,语言简练,情感真实,是宋代山水诗的典范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飘飘短褐袍:诗人以轻盈的衣着,展现出一种自在的态度,暗示他对自然的亲近。
  • 倚杖立金鳌:靠拐杖站立在高处,表现出诗人的年长与对自然的敬仰。
  • 桥束溪流急:描绘出溪水的奔流,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 树增山势高:树木的高大使山势显得更为雄伟,象征了诗人的豪情。
  • 白云连海峤:展现出一种广阔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 黄叶满亭皋:秋天的黄叶增添了一种凋零的美感,暗示时光的流逝。
  • 落日西风恶:西风的恶劣与落日的凋零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尘埃两鬓毛:是对老去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反思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云连海峤”形象地表现了天空与大海的交融。
  • 对仗:诗句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传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短褐袍:象征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态度。
  • 金鳌:代表高大与雄伟,是理想和追求的象征。
  • 白云与黄叶:分别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脆弱。
  • 落日与尘埃:象征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飘飘短褐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自在轻松
    B. 忧伤沉重
    C. 豪迈激昂
    答案:A

  2. “落日西风恶”中的“西风”有何象征意义? A. 美好
    B. 无常与凶险
    C. 温暖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友情
    B. 时间流逝与老去
    C. 自然之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秋暮登太白》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山居秋暝》更侧重于宁静的内心感受,而《秋暮登太白》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山水诗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