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中晚眺得青字
作者: 项兰贞 〔明代〕
片帆天际阔,落日远山青。
隐隐风前笛,行人不忍听。
白话文翻译:
在广阔的天空下,只有一片小帆在远方飘荡,落日映照着远山显得青翠。耳边隐约传来风中笛声,听到的人都不忍心去打扰。
注释:
- 片帆:一片小船的帆。
- 天际阔:天空的尽头显得宽广。
- 落日:夕阳,日落时分的太阳。
- 远山青:远处的山显得青翠欲滴。
- 隐隐:微弱、模糊的样子。
- 风前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 行人:路过的人。
- 不忍听:不忍心去听,表示对笛声的怜惜或不忍打扰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心情的关系,体现了一种宁静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项兰贞,明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淡雅而受到后人喜爱。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一次舟行过程中,作者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借此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舟中晚眺”为题,展现了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开篇“片帆天际阔”,不仅描绘了小舟在辽阔天空下的孤独,也暗示了作者心境的开阔和自由。随着落日的西沉,远山被夕阳染成青色,给人以一种温柔而宁静的美感。诗中“隐隐风前笛”,笛声隐约,仿佛是自然对舟行者的呼唤,又似是人心的低吟,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不舍。最后一句“行人不忍听”则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厚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联结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片帆天际阔:小舟在广阔的天空中游荡,表现出一种自由感。
- 落日远山青:夕阳下的青山,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宁静的氛围。
- 隐隐风前笛:隐约的笛声在微风中飘荡,增加了诗的音韵美。
- 行人不忍听:路过的人不忍打扰这份宁静,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片帆”与“落日”,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笛声似乎在呼唤行人,给自然增添了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片帆:象征着自由与孤独。
- 落日: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美好瞬间。
- 远山: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 笛声:象征着人心对自然的呼应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片帆”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舟
C. 帆船
D. 船只 -
诗中提到的“落日远山青”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黄昏时的温暖
B. 清晨的宁静
C. 夜晚的寂静
D. 白天的喧闹 -
“行人不忍听”中“行人”的感受是什么?
A. 想要打扰
B. 不忍心打扰
C. 对笛声感到厌烦
D. 对自然无感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项兰贞的《舟中晚眺》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孤独与思乡,后者则展现了宁静与美好。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