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曲江六首》

时间: 2025-01-06 14:31:28

度岭三百里,携家五六人。

卜居依古寺,爱日向初春。

时有逃虚喜,端无去客嗔。

团栾何所作,不寐守庚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度岭三百里,携家五六人。
卜居依古寺,爱日向初春。
时有逃虚喜,端无去客嗔。
团栾何所作,不寐守庚申。

白话文翻译:

翻译全诗:
翻越三百里山岭,我带着五六个家人。
在古寺旁安居,喜欢春日初升的阳光。
偶尔有些虚无的喜悦,完全没有外来客的怨恨。
团聚又能做什么呢?我辗转难眠,守着庚申的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度岭:翻越山岭。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古寺:古老的寺庙。
  • 爱日:喜爱阳光。
  • 逃虚喜:指偶尔感受到的虚幻的快乐。
  • 团栾:团聚、聚会。
  • 庚申:干支纪年中的一个时刻,指晚上。

典故解析:
在古代,隐居在寺庙旁是一种追求清净的生活方式。诗中提到的“古寺”可能指代某个历史悠久的寺庙,象征着安静与宁和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初到曲江时,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期待和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初到曲江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团聚的珍惜。首句“度岭三百里”设下了空间的界限,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与长途跋涉的决心。接下来的“携家五六人”则展示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陪伴,构建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卜居依古寺”一句,作者选择在古寺旁安居,体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向往,古寺象征着宁静与安详。此时的“爱日向初春”更是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朝气。

而“时有逃虚喜,端无去客嗔”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偶尔的快乐并不依赖于外界的干扰,显示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团栾何所作”引发了对于聚会的思考,最后的“不寐守庚申”则表明了夜晚的思索与守望,带有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对家庭的珍惜,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度岭三百里:描绘出跋涉的艰辛,三百里山岭象征着遥远与困难。
  2. 携家五六人:强调家庭的陪伴,表现出温暖和团结。
  3. 卜居依古寺:选择在古寺旁安居,显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4. 爱日向初春:春天的阳光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5. 时有逃虚喜:虚幻的快乐不常有,显示出生活的淡泊。
  6. 端无去客嗔:没有外来者的烦恼,强调内心的宁静。
  7. 团栾何所作:对团聚的思考,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8. 不寐守庚申:夜晚的思索与守望,带有孤独与沉静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度岭三百里”与“携家五六人”,形成了有节奏的对照。
  • 意象:古寺、春日等意象富含象征意义,传达出宁静与生机。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家庭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寺:象征安静、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 春日:象征生机、希望与新开始。
  • 团栾:象征家庭团聚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度岭”指的是什么?
    A. 山岭
    B. 河流
    C. 平原

  2. 诗人选择在何处安居?
    A. 河边
    B. 古寺旁
    C. 城市中心

  3. “逃虚喜”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快乐
    B. 偶尔的虚幻的快乐
    C. 令人烦恼的事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鹿柴》中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但朱翌更加强调家庭的温暖与团聚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