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捣练子 秋夜
作者: 项兰贞 〔明代〕
新雁唳,叶纷飞。
砧杵声催露湿衣。
独坐空庭更漏永,
一天明月散清辉。
白话文翻译:
新来的大雁在叫,树叶纷纷飘落。
砧板和杵声催促着露水湿透了衣裳。
我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庭院,时光在滴答作响,
一轮明月洒下清辉,照亮了整个夜空。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雁唳:新来的大雁在鸣叫。
- 叶纷飞:树叶纷纷飘落,描绘秋天的景象。
- 砧杵声:砧板和杵的声音,通常与磨豆或捣药有关。
- 露湿衣:露水打湿了衣服,表现了夜晚的寒凉。
- 独坐空庭: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庭院中。
- 更漏永:更漏是古代计时器,表示时间过得缓慢。
- 一天明月:一轮明亮的月亮。
典故解析:
-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秋夜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寂和思念的情感,这在古诗中是比较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兰贞是明代的一位女诗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性诗人不多,她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而受到关注。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捣练子 秋夜》创作于秋季,正值丰收季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孤独的心情和对自然的感悟。明代社会动荡,许多诗人借景抒情,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捣练子 秋夜》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诗。诗的开头“新雁唳,叶纷飞”以生动的画面引入,展现了秋夜的萧瑟与宁静。新雁的鸣叫,象征着离别与孤独,而飘落的树叶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砧杵声催露湿衣”,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砧杵声不仅传递出夜晚的寂静,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后半部分“独坐空庭更漏永,一天明月散清辉”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诗人在宁静的庭院中独自思索,明月洒下的清辉既是孤独的陪伴,也是思维的启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雁唳,叶纷飞:描绘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孤独感。
- 砧杵声催露湿衣:生活的细节与内心的感受交织,表现诗人的情感状态。
- 独坐空庭更漏永:强调独自一人的孤寂和对时间的感慨。
- 一天明月散清辉:月光的照耀象征着希望与思考,尽管孤独,但仍有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拟人:将自然界的声音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孤独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它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无奈与深情,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雁:象征离别与孤独。
- 叶: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
- 砧杵声:生活的琐碎与内心的思索。
- 明月:象征希望、思考与孤独的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新雁唳”中的“唳”意味着什么?
A. 叫声
B. 飞翔
C. 归来
D. 飘落 -
诗中提到的“砧杵声”主要与什么活动有关?
A. 休息
B. 生活琐事
C. 采摘
D. 游玩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描写月夜下的孤独与思考。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项兰贞与李白在描写月夜的风格上有所不同。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项兰贞则细腻沉静。两者都通过月亮表达孤独,但情感基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女性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