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沁园春》
时间: 2025-01-06 04:22: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柝声中,铁衣影里,仍旧上元。况银花亸鬓,看承春色,蜡珠照坐,暖热丰年。宝月分明无缺玷,须洗尽黄云别看天。无限意,且平开莲浦,小作桃源。灯花夜来有喜,捷书便驰至军前。响乐棚高处,何妨颂圣,枢体筵侧傍,仍与中贤。不会山人行乐意,道刚把风花作事枧。言不尽,倩梅吹汉曲,莺答虞弦。
白话文翻译
在金柝的声响中,铁衣的影子下,依然是上元佳节。银花垂挂在鬓边,映衬着春色,蜡烛的光辉照亮座位,温暖如丰收之年。明亮的月亮没有丝毫瑕疵,必须洗净黄云才能看清天空。无限的情意,暂且在莲池边平静地展开,小小的桃源之地。夜晚灯花带来喜悦,捷报迅速传到军前。在高高的乐棚上,何不颂扬圣明,在枢密宴席旁,依然与中贤共处。不理解山人享乐的心意,认为只是把风花当作事看待。言语无法尽述,请梅吹奏汉曲,莺鸟回应虞弦。
注释
- 金柝:古代军中用以守夜打更的铜器。
- 铁衣:指战士的盔甲。
-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 银花亸鬓:银花垂挂在鬓边,形容节日装饰。
- 蜡珠:蜡烛的光辉。
- 宝月:明亮的月亮。
- 黄云:比喻遮蔽视线的云雾。
- 莲浦:莲池边。
- 桃源:比喻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古人认为预示喜事。
- 捷书:捷报。
- 颂圣:颂扬圣明。
- 枢体:指枢密院,古代掌管军事的最高机构。
- 中贤:指有才能的人。
- 山人:隐士。
- 风花:指自然景物。
- 汉曲、虞弦:古代的乐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约1229-1292),字泳之,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隐逸之情。此诗可能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借节日之景抒发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上元节的景象,通过节日的喜庆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诗中“宝月分明无缺玷”等句,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诗中“金柝声中,铁衣影里”一句,既描绘了节日的景象,又隐含了战乱的阴影,形成鲜明的对比。“宝月分明无缺玷”等句,通过对月亮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柝声中,铁衣影里,仍旧上元:在金柝的声响和铁衣的影子下,依然是上元佳节,暗示战乱中的节日氛围。
- 况银花亸鬓,看承春色:银花垂挂在鬓边,映衬着春色,描绘节日的装饰。
- 蜡珠照坐,暖热丰年:蜡烛的光辉照亮座位,温暖如丰收之年,表达节日的温馨。
- 宝月分明无缺玷:明亮的月亮没有丝毫瑕疵,寓意美好生活。
- 须洗尽黄云别看天:必须洗净黄云才能看清天空,隐喻清除障碍。
- 无限意,且平开莲浦,小作桃源:无限的情意,暂且在莲池边平静地展开,小小的桃源之地,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灯花夜来有喜,捷书便驰至军前:夜晚灯花带来喜悦,捷报迅速传到军前,表达对好消息的期待。
- 响乐棚高处,何妨颂圣:在高高的乐棚上,何不颂扬圣明,表达对圣明的颂扬。
- 枢体筵侧傍,仍与中贤:在枢密宴席旁,依然与中贤共处,表达与贤人共处的愿望。
- 不会山人行乐意,道刚把风花作事枧:不理解山人享乐的心意,认为只是把风花当作事看待,表达对隐士生活的误解。
- 言不尽,倩梅吹汉曲,莺答虞弦:言语无法尽述,请梅吹奏汉曲,莺鸟回应虞弦,表达情感的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月分明无缺玷”,将月亮比作完美无瑕的宝物。
- 拟人:如“银花亸鬓”,将银花拟人化,形容其垂挂在鬓边。
- 对仗:如“金柝声中,铁衣影里”,形成音韵和意义上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上元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节日氛围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柝:象征军中的守夜。
- 铁衣:象征战士的盔甲。
- 银花:象征节日的装饰。
- 蜡珠:象征节日的温馨。
- 宝月:象征美好生活。
- 黄云:象征障碍。
- 莲浦:象征隐居之地。
- 桃源:象征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灯花:象征喜事。
- 捷书:象征好消息。
- 乐棚:象征节日的欢乐。
- 枢体:象征军事机构。
- 中贤:象征有才能的人。
- 山人:象征隐士。
- 风花:象征自然景物。
- 汉曲、虞弦:象征古代的乐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柝声中,铁衣影里”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节日庆典 B. 军中守夜 C. 田园生活 D. 隐居生活
-
诗中“宝月分明无缺玷”中的“宝月”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月亮 B. 珍贵的宝石 C. 美丽的花朵 D. 丰收的果实
-
诗中“须洗尽黄云别看天”中的“黄云”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天气 B. 障碍 C. 丰收的景象 D. 战争的硝烟
-
诗中“灯花夜来有喜”中的“灯花”象征什么? A. 悲伤 B. 忧愁 C. 喜事 D. 离别
答案:
- B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绘元宵节的繁华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对月亮的赞美,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吴泳《洞庭春色/沁园春》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两首诗都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但吴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而辛弃疾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诗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吴泳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