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严八判官》
时间: 2025-01-04 12:25: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严八判官
作者: 刘方平 〔唐代〕
洛阳新月动秋砧,
瀚海沙场天半阴。
出塞能全仲叔策,
安亲更切老莱心。
汉家宫里风云晓,
羌笛声中雨雪深。
怀袖未传三岁字,
相思空作陇头吟。
白话文翻译:
新月在洛阳的秋夜里轻轻摇曳,
浩瀚的沙场上天空半遮半掩。
出征能够帮助仲叔完成他的平定大计,
但对亲人的牵挂更是让我心痛。
汉宫里晨曦已现,风云变幻,
羌笛声中却是深沉的雨雪交织。
袖中尚未传递三年的书信,
相思只能在陇头吟唱空泛的诗句。
注释:
- 洛阳:古都,唐代重要城市。
- 新月:象征新生与希望。
- 秋砧:秋天的砧声,暗示孤独与思念。
- 瀚海:辽阔的沙场,象征战争的残酷。
- 仲叔策:指的是汉代的仲叔,出征的典型。
- 老莱心:老莱子是古代一位重视家庭的贤者,表达对父母的思念。
- 羌笛:指羌族的乐器,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三岁字:指三年未见的书信,表达情感的停滞与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方平,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善于表达离别与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泰民安之时,但诗人可能因为战乱或个人原因而感到离愁别绪。诗中对战争和思乡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月、沙场和羌笛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切思念与对战争的忧虑。首联“洛阳新月动秋砧”中,洛阳的明月与秋天的砧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饱含愁绪的氛围。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沙场,表现出对战事的关注,暗示战乱对家庭的破坏。三、四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情牵挂,尤其是对父母的思念,体现了人性的温暖与责任感。
后四句带有更强的情感波动,尤其是“羌笛声中雨雪深”,通过音声与自然景象的结合,渲染出一种愁苦的情感。最后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思念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寄书信的无奈与相思的苦楚。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阳新月动秋砧: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明月照耀着洛阳,砧声轻响,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瀚海沙场天半阴:描绘了广阔的沙场,天气阴沉,暗示战争的压抑气氛。
- 出塞能全仲叔策:表达了出征的决心与责任感,提到仲叔,表现出对国家的关心。
- 安亲更切老莱心:表现了对亲人的深情,尤其是对父母的思念,情感更为真挚。
- 汉家宫里风云晓:描绘了汉宫的风云变幻,暗示着国家的变迁。
- 羌笛声中雨雪深:通过羌笛声与自然景象的结合,渲染出愁苦的情感。
- 怀袖未传三岁字:表达了三年来未能寄出的信件,象征着思念与等待的无奈。
- 相思空作陇头吟:最后表明相思之情只能化为无尽的吟唱,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新月”与“秋砧”相结合,描绘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对仗:如“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羌笛”“雨雪”等意象,渲染出思念的深沉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战争的忧虑与对亲情的思念,展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月: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同时也带来孤独感。
- 秋砧:暗示了秋天的萧瑟与思念之情。
- 沙场:象征战争的残酷与战士的责任。
- 羌笛:带有思乡之意,传递出对故乡的眷恋。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反映了历史背景下个人的命运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仲叔策”指的是谁?
A. 诗人本人
B. 汉代的将领
C. 一位文人
D. 诗人的朋友 -
“怀袖未传三岁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无奈
B. 对亲人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盼
D. 对历史的感慨 -
“羌笛声中雨雪深”中的“羌笛”象征什么?
A. 战争的号角
B. 思乡与离别的情感
C. 生活的苦楚
D. 友谊的期盼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比,《寄严八判官》更侧重于家国情怀与个人责任,而《静夜思》则更突出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两者都表达了深切的情感,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