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

时间: 2024-09-19 21:50:29

楚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

宫省旧推皇甫谧,

寺曹今得夏侯婴。

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

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楚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
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今得夏侯婴。
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
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白话文翻译

楚地的文人楚珪所作的《班序》并非轻视,莫要因良好的仕途而忽略了圣明的道理。
宫廷里曾经提拔过皇甫谧,如今寺庙的官职则由夏侯婴担任。
官职的高低随科举考试的情况而变化,官员的名声在各地都显得清白。
应当嘲笑马安那种虚假的官场手段,经过四次调动才终于成为卿相。

注释

  • 楚珪:唐代诗人,以《班序》著称,表达对仕途的思考。
  • 皇甫谧: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曾受到朝廷重用。
  • 夏侯婴: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担任重要职务。
  • :指官职的等级。
  • 科第:科举考试的名次。
  • 簪裾:指官员的服饰,象征地位。
  • 马安:假借历史人物,代表那些依靠手段而非才能上升的官员。

典故解析

  • 楚珪与班序:楚珪的《班序》是对班固的《汉书》的序文,反映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
  • 皇甫谧与夏侯婴:两位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示了不同的官场命运和政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10年),字彦猷,号桂洲,唐代诗人,生于长安,以五言绝句和古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形式上严谨,内容上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向裴庶子祝贺其升任太仆卿之际,反映了对当时官场及仕途的思考。通过古人的例子,罗隐表达了对良好品德与仕途的关系的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和当代官员的对比,揭示了仕途的复杂和官场的虚伪。开头提到楚珪的《班序》,表明了对文学与道德的重视。接着提到历史上曾被推崇的皇甫谧和现代的夏侯婴,暗示了官场对才能的认可与否并不恒定。后面几句则探讨了官职的流动性和名声的获取,指出当今官场中存在的虚伪现象,尤其是对马安的嘲讽,强调了真正的才能和德行的重要性。整首诗在严谨的结构中,透出一种对时代风气的批判与反思,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珪班序未为轻:提及楚珪的作品,强调其重要性。
  2. 莫惜良途副圣明:劝诫人们不要因良好的前途而偏离真理。
  3. 宫省旧推皇甫谧:回顾历史上被重用的人物。
  4. 寺曹今得夏侯婴:对比现在的官员,暗示对当代的看法。
  5. 秩随科第临时贵:官职的高低随考试而变化。
  6. 官逐簪裾到处清:各地官员的名声都显得清白。
  7. 应笑马安虚巧宦:批评那些依靠手段上升的官员。
  8. 四回迁转始为卿:讽刺马安的多次调动后才成为卿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宫省旧推”与“寺曹今得”,使诗句更加工整。
  • 比喻:用“簪裾”比喻官员的地位。
  • 反讽:对马安的讽刺,揭示官场的虚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古今对比,表现了对官场浮华和虚假的批判,强调了品德与才能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珪:象征文化与文学的深邃。
  • 皇甫谧夏侯婴:代表历史与现实的不同命运。
  • 科第:反映官场的权力游戏。
  • 马安:象征虚伪的官场生存法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罗隐的《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讽刺?

    • A) 楚珪
    • B) 皇甫谧
    • C) 马安
    • D) 夏侯婴
  2. 诗中提到的“秩随科第临时贵”指的是什么?

    • A) 官职的高低随个人能力
    • B) 官职的高低随科举考试的情况
    • C) 官职的高低随家庭背景
    • D) 官职的高低随人际关系

答案

  1. C) 马安
  2. B) 官职的高低随科举考试的情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探讨人生哲理与时光流逝。

诗词对比

  • 罗隐与白居易:两位诗人在处理人生与官场主题时,罗隐更侧重于批判,白居易则多表现温情与哲思。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罗隐的作品更具锋芒,白居易则更具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罗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