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
时间: 2025-01-04 12:49: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
作者: 罗隐 〔唐代〕
青溪烟雨九华山,乱后应同梦寐间。
万里分飞休掩袂,两旬相见且开颜。
君依宰相貂蝉贵,我恋王门鬓发斑。
为谢伏波筵上客,几时金印拟西还。
白话文翻译:
青溪上烟雨笼罩着九华山,战乱之后你我之间的情谊仿佛在梦中重温。
即使相隔万里也不要轻易挥别,两个月后再相见时请开怀畅笑。
你身居宰相之位,像貂蝉一样尊贵,我却只是在王门之中白发苍苍。
为了感谢你在伏波宴上对我的照顾,何时能再把金印带回西方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溪:青色的溪水,常用以描绘自然景色。
- 烟雨:雾气和细雨,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九华山:著名的山脉,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 掩袂:挥别时的动作,用手掩面,表示不舍。
- 宰相:古代最高官职,权力很大。
- 貂蝉:指代美丽而受宠的女子,借以象征权贵。
- 鬓发斑:形容头发渐白,暗示年纪渐长。
- 伏波:指代历史上的名将伏波,象征着高贵的社交场合。
典故解析:
- 貂蝉:出自《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权贵之地位。
- 伏波:指历史人物伏波将军,象征着宴会的高贵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10年),字元瑜,号惭愧,晚唐诗人,生于福建,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尤其擅长描写山水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寄情于自然景色和友人之间的情谊,表达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罗隐的《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歌,开篇便以“青溪烟雨九华山”描绘出一幅美丽而又萧瑟的山水画面,这种自然景色则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诗中通过“万里分飞休掩袂”表达了分离之苦,虽然远隔千里,但心灵的连接不曾断裂。
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时,使用了“君依宰相貂蝉贵,我恋王门鬓发斑”这一句,既展现了友人的地位与荣华,又自谦身处低位的孤独感。这样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的“为谢伏波筵上客,几时金印拟西还”则流露出对未来再会的期待与无奈,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既有自然的优美,又有深厚的人情,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溪烟雨九华山:描绘了青溪中烟雨迷蒙的景象,九华山的美丽自然引人入胜。
- 乱后应同梦寐间:暗示战乱之后的思索与怀念,梦中重温旧情。
- 万里分飞休掩袂:即使相隔万里,也不要轻易挥别,表达不舍的情感。
- 两旬相见且开颜:希望两个月后再相见时能开怀畅笑,展现对未来的期待。
- 君依宰相貂蝉贵:朋友身居高位,象征着权贵。
- 我恋王门鬓发斑:诗人自谦,表达对自身平凡境遇的感慨。
- 为谢伏波筵上客:感谢朋友在宴会上的照顾。
- 几时金印拟西还:期待再次相聚的时间,流露出对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青溪和烟雨进行比喻,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君依宰相”和“我恋王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际遇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情感真挚而深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溪:自然与宁静,象征心灵的寄托。
- 烟雨:朦胧与思念,增添了离愁的氛围。
- 九华山:美丽的自然,象征着友谊的美好。
- 宰相貂蝉:权贵与尊荣,反映社会地位的差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溪烟雨”指的是: A. 明亮的天空
B. 迷蒙的雨雾
C. 干燥的河流
答案:B -
诗人对友人的地位感到: A. 自豪
B. 羡慕
C. 忧虑
答案:B -
“为谢伏波筵上客”中的“伏波”指的是: A. 一种饮品
B. 历史人物
C. 自然景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罗隐的《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通过自然景观传达深厚的情感,前者着重于人际关系中的思念,后者则通过对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胸怀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