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槿花委露渚莲愁,无复红妆荡小舟。
浓淡云山堪入画,萧闲门径自宜秋。
当时载酒人如鹤,昨夜吹箫月满楼。
鸿雁欲来江欲冷,白蘋风起思悠悠。
白话文翻译:
槿花在露水中凋落,水边的莲花令我心愁,再也没有那身红妆在小舟上荡漾。
浓淡相间的云山如同画卷,美丽的门径在这个秋天显得格外宜人。
当年载酒而来的朋友如同仙鹤,昨夜在月光下吹箫伴着满楼的明月。
鸿雁欲归,江水渐冷,白蘋在风中摇曳,思绪也随之悠然飘散。
注释:
字词注释:
- 槿花:一种花,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 委露:指花瓣因露水的重压而垂落。
- 渚:水边的小洲。
- 红妆:指妆艳的女子。
- 萧闲:形容清幽宁静的环境。
- 鸿雁:指大雁,象征着归乡的思绪。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以象征孤独的思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载酒人如鹤”,暗指古代文人雅士的洒脱与飘逸,常常以饮酒作乐为乐趣;“吹箫月满楼”则表现了古代文人夜晚抒情的意境,箫声与明月相伴,充满了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居节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色为主题,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居节在历史上并不算特别有名,但他的作品中展现出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观察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是自然景色变化、情感触动的季节。诗人通过秋日的景色表现内心的愁绪与思考,反映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美景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开篇通过槿花的凋零和莲花的愁苦,传达出一种秋日的萧索之感,紧接着诗人又以自然景色的浓淡对比,描绘出山水如画的美丽。同时,诗中通过“载酒人如鹤”的意象,传递出对往日欢聚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整首诗在色彩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出秋天特有的淡淡忧伤与沉思。在最后两句中,鸿雁与白蘋的意象,又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孤独感。诗歌在结构上层层递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反思,展现了居节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槿花委露渚莲愁:槿花因露水而凋落,在水边的莲花让我感到忧愁。
- 无复红妆荡小舟:再也没有那身红妆在小舟上荡漾,暗示失去的美好。
- 浓淡云山堪入画:浓淡的云与山可以画成美丽的画卷,展现秋日的自然美。
- 萧闲门径自宜秋:清幽宁静的小路正适合这个秋天,让人感到舒适。
- 当时载酒人如鹤:曾经与我一同饮酒的朋友就像仙鹤般高雅。
- 昨夜吹箫月满楼:昨晚在明月下吹箫,增添了夜的美丽。
- 鸿雁欲来江欲冷:鸿雁即将归来,江水也渐渐变冷,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白蘋风起思悠悠:白蘋在风中摇曳,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拟人:通过“槿花委露”的描写,赋予花朵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秋日特有的萧索与思考的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槿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莲花:代表纯洁与忧愁。
- 鸿雁:象征着归乡与思乡的情感。
- 白蘋:代表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槿花委露渚莲愁”中“委露”意思是:
A. 沉重的露水
B. 凋落的状态
C. 清晨的露水 -
“当时载酒人如鹤”的“如鹤”指的是:
A. 朋友的高雅
B. 朋友的愁苦
C. 朋友的欢乐 -
整首诗的主题是:
A. 自然的美
B. 时光的流逝与思念
C. 爱情的甜蜜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与人情。
诗词对比:
居节的《秋日》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以秋天为题材,但居节更多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而王维则侧重于宁静的自然之美。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呈现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