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一》

时间: 2024-09-19 22:03:41

文思昭日月,神武用雷霆。

制作深垂统,忧勤减梦龄。

孙谋开二圣,末命对三灵。

今代谁班马,能书汗简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文思昭日月,神武用雷霆。
制作深垂统,忧勤减梦龄。
孙谋开二圣,末命对三灵。
今代谁班马,能书汗简青。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文采和思维如同日月般明亮,神武的能力如同雷霆般迅猛。治理国家的能力深厚而广泛,忧虑和勤劳使得人生的梦境变得短暂。孙权和刘备开创了两位圣主的事业,而最后的命令则是面对三位神灵。如今这个时代,谁能够像班超和马援那样,书写历史的光辉篇章呢?

注释:

  • 文思:文采和思维,指写作的才华和思考的深度。
  • 神武:指皇帝的威武和能力。
  • 制作:治理、管理国家的能力。
  • 深垂统:指治理的范围和深度,统治的能力。
  • 忧勤:忧虑和勤劳,形容为国操劳。
  • 梦龄:梦境的年限,这里引申为人生的短暂。
  • 孙谋:指孙权和谋略,历史上著名的三国人物。
  • 二圣:指曹操和刘备,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的统治。
  • 末命:最后的命令或遗命。
  • 三灵:指三位神祇,可能是指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或神明。
  • 班马:班超和马援,都是汉代著名的将领和历史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而脱俗,擅长写山水和田园诗,常借景抒情,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是黄庭坚为缅怀宋神宗赵顼而作,表现了对皇帝的追思与赞美。宋神宗在位时,国家政治相对强盛,但黄庭坚所处的时代正值国力逐渐衰弱,诗中隐含了对未来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宋神宗的追思,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开篇两句以“文思昭日月,神武用雷霆”来赞美皇帝的文治武功,表现出对皇帝能力的高度认可与崇敬。接下来的“制作深垂统,忧勤减梦龄”则转向对治理国家的深刻忧虑,表达了黄庭坚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认为即使有如此伟大的皇帝,仍难以避免人生短暂与国家的忧虑。

“孙谋开二圣,末命对三灵”一联提到历史人物,强调历史的延续与责任,表现出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最后一句“今代谁班马,能书汗简青”则是对后代的呼唤,感叹如今的时代缺乏能够像班超和马援那样的杰出人物,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和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思昭日月”:形容文采和思维如日月般明亮,显示出才华横溢。
  2. “神武用雷霆”:形容皇帝威武如雷霆,治理国家的力量强大。
  3. “制作深垂统”:治理国家的能力深厚而广泛。
  4. “忧勤减梦龄”:忧虑和勤劳减少了人生的梦境,暗含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5. “孙谋开二圣”:提到历史人物孙权和刘备,开创了辉煌的事业。
  6. “末命对三灵”:最后的命令面向三位神灵,暗含历史责任。
  7. “今代谁班马”:询问当今谁能像班超和马援那样有作为。
  8. “能书汗简青”:对后代的殷切期望,渴望能有人书写历史的辉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文思昭日月,神武用雷霆”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文思比作日月,神武比作雷霆,形象生动。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增强诗的厚重感和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宋神宗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杰出人才匮乏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思索与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日月:象征光明与智慧。
  2. 雷霆:象征威力与力量。
  3. 深垂统:治理的深厚与广泛。
  4. 汗简:历史的记录,指代光辉的成就。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对皇帝治国理政的赞美,同时也引发对未来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文思昭日月”中的“日月”象征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光明与智慧
    • C. 历史的延续
  2. “今代谁班马”中提到的“班马”指的是?

    • A. 班超和马援
    • B. 班固和马融
    • C. 班昭和马周
  3. 诗中提到“忧勤减梦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王安石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但王安石更注重政治与实际治理,而黄庭坚则更多地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责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