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

时间: 2025-01-06 12:18:25

沧江渺无津,同济共安危。

田海非不广,舅甥自相知。

孔鸾在榛梅,鹪鹩亦一枝。

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沧江渺无津,同济共安危。
田海非不广,舅甥自相知。
孔鸾在榛梅,鹪鹩亦一枝。
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水浩渺,似乎没有渡口,而彼此之间的关系却能同舟共济。在这广袤的田海中,尽管空间辽阔,舅甥之间却能彼此了解。孔鸾栖息在榛梅树上,鹪鹩也在同一枝头。即使相隔千里,我们却能同赏明月,相约不再是黑暗的孤单。

注释

  • 沧江:指大江大河,象征浩渺的水面。
  • 无津:没有渡口,形容江水的广阔与孤寂。
  • 田海:比喻广阔的田野和海洋,指代自然的辽阔。
  • 舅甥:舅舅与侄子的关系,表现亲情。
  • 孔鸾:一种鸟,象征高雅与自由。
  • 鹪鹩:小鸟,象征细腻与温情。
  • 磷缁:意指暗淡与光明,诗中用来形容期盼与希望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白乐天,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兼擅诗文。黄庭坚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之美,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与舅舅邂逅于皖公溪口之际,表现了亲情的深厚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以江河、田野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是一首抒情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际关系的描写。诗的开头以“沧江渺无津”引入,给人以浩渺无边的感觉,展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接下来的“同济共安危”则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入,强调在如此辽阔的天地间,舅甥之间的情谊依然能够共渡难关。这里的“田海非不广”又回到自然,暗示即便空间广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是紧密相连。

“孔鸾在榛梅,鹪鹩亦一枝”通过描绘自然中的鸟类,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存。最后一句“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则以明月为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期盼,传递出一种深情而又坚定的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充满了温情与哲思,运用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亲情的珍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沧江渺无津:描绘了江水的广阔与无际,营造出一种孤独感。
  2. 同济共安危:强调亲情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重要性。
  3. 田海非不广:虽然自然环境辽阔,但情感依然能够拉近距离。
  4. 舅甥自相知:展现亲情的深厚与默契。
  5. 孔鸾在榛梅:鸟类的栖息象征着自由与和谐。
  6. 鹪鹩亦一枝:同一枝上的小鸟,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7. 千里同明月:即使相隔千里,心灵依然能够相通。
  8. 相期不磷缁:希望相聚的美好愿望,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田海比作广阔的天地,体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对仗:诗中的上下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际关系,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江:象征广阔与孤独。
  • 明月:象征思念与团聚的希望。
  • 舅甥:象征亲情与默契。
  • 鸟类:象征自由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沧江”象征什么?

    • A. 热闹
    • B. 广阔与孤独
    • C. 亲情
    • D. 自由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亲情的珍视
    • C. 对生活的失望
    • D. 对未来的恐惧
  3. “千里同明月”的含义是什么?

    • A. 远方的朋友
    • B. 心灵的相通
    • C. 自然的美丽
    • D. 孤独的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王维:两者都擅长将自然景观与情感结合,但黄庭坚更强调亲情的深厚,而王维则更注重孤独感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