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立春》

时间: 2024-09-19 21:37:11

积雪阴难解,新梅冻未开。

谁知残腊底,已报早春来。

一气元无息,群儿浪自猜。

短檠非守岁,百感政交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除夜立春 张栻 〔宋代〕

积雪阴难解,新梅冻未开。 谁知残腊底,已报早春来。 一气元无息,群儿浪自猜。 短檠非守岁,百感政交怀。

白话文翻译:

大雪覆盖,阴霾难以消散,新梅因寒冷而未绽放。 谁能想到在这年末的最后时刻,春天已经悄然来临。 自然之气原本不息,人们却随意猜测。 简陋的灯火并非为了守岁,而是百感交集,心情复杂。

注释:

  • 积雪:指大雪覆盖。
  • 阴难解:阴霾难以消散。
  • 新梅:初春的梅花。
  • 冻未开:因寒冷而未绽放。
  • 残腊:年末的最后时刻。
  • 一气:指自然之气。
  • 元无息:原本不息。
  • 群儿:指众人。
  • 浪自猜:随意猜测。
  • 短檠:简陋的灯火。
  • 守岁:指除夕夜守夜。
  • 百感:百感交集。
  • 政交怀:心情复杂。

诗词背景:

张栻是宋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除夜立春》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通过对积雪、新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感慨。诗中“一气元无息”一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不息生机的认识,而“群儿浪自猜”则表达了对人们随意猜测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对积雪和新梅的描写,展现了冬春交替的景象。诗中“积雪阴难解,新梅冻未开”一句,既描绘了冬日的寒冷,又暗示了春天的即将到来。“谁知残腊底,已报早春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感慨。诗的最后两句“短檠非守岁,百感政交怀”,则抒发了诗人复杂的心情,既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回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1. 积雪阴难解,新梅冻未开。

    • 这句通过对积雪和新梅的描写,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春天的即将到来。
    • “积雪”和“新梅”是诗中的重要意象,分别代表了冬日的寒冷和春天的希望。
  2. 谁知残腊底,已报早春来。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感慨。
    • “残腊底”指年末的最后时刻,“已报早春来”则暗示了春天的即将到来。
  3. 一气元无息,群儿浪自猜。

    •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不息生机的认识,以及对人们随意猜测的不满。
    • “一气”指自然之气,“元无息”表示自然之气原本不息。
  4. 短檠非守岁,百感政交怀。

    • 这句抒发了诗人复杂的心情,既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回忆。
    • “短檠”指简陋的灯火,“百感政交怀”表示心情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积雪”比喻冬日的寒冷,“新梅”比喻春天的希望。
  • 拟人:“一气元无息”将自然之气拟人化,表示其不息的特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积雪阴难解,新梅冻未开”。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冬春交替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界不息生机的认识,也有对人们随意猜测的不满,以及对新年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回忆。整首诗情感基调复杂,既有期待,也有感慨。

意象分析:

  • 积雪:代表冬日的寒冷。
  • 新梅:代表春天的希望。
  • 残腊底:代表年末的最后时刻。
  • 一气:代表自然之气。
  • 短檠:代表简陋的灯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积雪阴难解”一句,“积雪”比喻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冬日的寒冷 C. 新年的喜庆 D. 自然的生机

  2. 诗中“新梅冻未开”一句,“新梅”代表什么? A. 冬日的寒冷 B. 春天的希望 C. 新年的喜庆 D. 自然的生机

  3. 诗中“一气元无息”一句,“一气”指什么? A. 自然之气 B. 人们的猜测 C. 冬日的寒冷 D. 春天的希望

  4. 诗中“短檠非守岁”一句,“短檠”指什么? A. 简陋的灯火 B. 新年的喜庆 C. 冬日的寒冷 D. 春天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元日》:通过对新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
  • 苏轼《守岁》:通过对除夕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新年的期待。

诗词对比:

  • 张栻《除夜立春》与王安石《元日》:两首诗都以新年为背景,但张栻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感慨,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张栻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