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物吟》

时间: 2025-01-19 13:48:29

物有声色气味,人有耳目口鼻。

万物于人一身,反观莫不全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乐物吟 邵雍 〔宋代〕 物有声色气味,人有耳目口鼻。 万物于人一身,反观莫不全备。

白话文翻译:

万物都有声音、颜色、气味,人也有耳朵、眼睛、嘴巴和鼻子。 万物在人身上都能找到对应的感觉器官,反过来观察,人身上具备了一切万物的特性。

注释:

  • 声色气味:指万物的声音、颜色和气味。
  • 耳目口鼻:指人的感觉器官,耳朵听声音,眼睛看颜色,口鼻感受气味。
  • 反观:反过来观察。
  • 全备:完全具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深邃的思想。《乐物吟》这首诗通过对比万物的特性和人的感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人通过自身的感官可以感知和理解万物,体现了宋代理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列举万物的声色气味和人的耳目口鼻,形象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邵雍用“反观莫不全备”一句,强调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具备了感知和理解万物的能力。这种观察和思考方式,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诗歌语言朴实,意蕴深远,是邵雍哲学思想的艺术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物有声色气味”,列举了万物的基本特性,即声音、颜色和气味。
  • 第二句“人有耳目口鼻”,对应地列举了人的感官,即耳朵、眼睛、嘴巴和鼻子。
  • 第三句“万物于人一身”,指出人身上具备了感知万物的所有器官。
  • 第四句“反观莫不全备”,强调通过人的感官,可以完全感知和理解万物。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物有声色气味,人有耳目口鼻”使用了对仗手法,使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将万物的特性与人的感官相对应,形成了一种比喻关系,形象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对比万物的特性和人的感官,诗人表达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具备了感知和理解万物的能力,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声色气味:代表了万物的基本特性,是自然界的具体表现。
  • 耳目口鼻:代表了人的感官,是人感知世界的工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物的特性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声音 B. 颜色 C. 气味 D. 形状
  2. 诗中提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