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许发运游泗州草堂寺之什》
时间: 2025-01-01 15:37: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寺岂缘斋,阮公方咏怀。
心将超紫府,手欲拍洪崖。
云雾波初净,尘埃监已揩。
但能倾玉醑,不假列金钗。
远客归空速,千樯密自挨。
醒论时事正,醉戴野巾喎。
风俗通吴楚,清浑见汴淮。
遥知香刹外,独与赏心谐。
白话文翻译:
我进寺庙不是为了斋戒,阮公正在吟咏怀抱。
我的心想要超脱紫府(即天界),手想拍打洪崖(指大自然的壮丽)。
云雾和波涛刚刚清净,尘埃也已拭去。
只要能倾倒美酒,不必借助华丽的金钗。
远道而来的客人归来匆忙,千帆竞逐,紧密相连。
清醒时谈论时事,醉酒时则戴上野巾。
风俗通行于吴楚,清浑之气在汴淮之间。
远远地知道香寺之外,唯我与赏心相谐。
注释:
- 阮公:指阮籍,古代著名的诗人,常以抒怀著称。
- 紫府:道教所指的仙界。
- 洪崖:指高山峻岭,形容大自然的雄伟。
- 玉醑:美酒,通常用玉瓶盛装的酒。
- 金钗:指华丽的装饰品,象征奢华。
- 千樯密自挨:形容船只密集,迅速归航。
- 野巾:指草帽,常见于乡间,象征自然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白华,宋代诗人,因其古风和豪放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及表达个人情感,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影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游览泗州草堂寺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反映了对人生、时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依韵和许发运游泗州草堂寺之什》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个人思考的诗歌。诗中,他以入寺为契机,展开了一段关于心灵超脱与现实生活的对话。开篇“入寺岂缘斋”直接否定了进寺的传统目的,反而引出了对阮籍的追思,说明了他在此处所感受到的自由与欢愉。
诗的中部描绘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云雾与波涛的交融,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梅尧臣将心与手的意向结合,表达了他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此时的“倾玉醑”,不仅是品酒的享受,也是对生活态度的宣示,拒绝奢华而追求内心的满足。
而后,诗人将目光转向远道归来的客人,描绘了繁忙的生活景象,反映了他对世事的关注。诗的最后两句,既展示了地域文化的交融,也隐含着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他在香寺之外仍能得到心灵的满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入寺岂缘斋:进入寺庙并不是为了吃斋。
- 阮公方咏怀:阮籍正在吟咏,表达心中的情感。
- 心将超紫府:心想超脱到天界。
- 手欲拍洪崖:手想拍打壮丽的山崖。
- 云雾波初净:云雾和波涛刚刚变得清澈。
- 尘埃监已揩:尘埃也已被拭去,环境清净。
- 但能倾玉醑:只要能倾倒美酒。
- 不假列金钗:不需要华丽的金钗。
- 远客归空速:远道而来的客人归来匆忙。
- 千樯密自挨:千帆相继,密密相连。
- 醒论时事正:清醒时讨论时事正当。
- 醉戴野巾喎:醉时戴上草帽,显得随意。
- 风俗通吴楚:风俗在吴楚之间相通。
- 清浑见汴淮:清浑之气可以在汴淮见到。
- 遥知香刹外:远远知道香寺之外的情景。
- 独与赏心谐:唯有我在此与赏心相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将超紫府”,用“紫府”比喻理想境界。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如“云雾波初净,尘埃监已揩”,通过排比加强了描绘的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梅尧臣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追求内心自由与超脱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庙:象征着修行与清净。
- 阮公:代表着抒怀与文学的追求。
- 玉醑:象征生活的享受与内心的满足。
- 风俗:反映了地域文化的交融与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梅尧臣在入寺时的主要感受是什么?
A. 斋戒
B. 吟咏
C. 休息
D. 旅游 -
诗中提到的“阮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司马迁
C. 阮籍
D. 李白 -
“千樯密自挨”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风景优美
B. 船只密集
C. 人群熙攘
D. 花开满地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梅尧臣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了禅意和自然的和谐。
- 梅尧臣 vs. 李白:李白的诗歌常常表现出豪放与奔放,而梅尧臣则在豪放中带有一丝沉思,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为对梅尧臣《依韵和许发运游泗州草堂寺之什》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