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头尾接清淮,淮鱼日登网。
吴莼芼羹美,楚糟增味爽。
云谁得嘉贶,曾靡独为享。
乃知不忘义,分遗及吾党。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清淮河的两岸,淮鱼日日被捕捞;吴地的莼菜、芼菜熬成的羹汤美味可口,楚地的糟粕则使味道更加鲜美。究竟是谁得到了这份美好的赠礼,何曾有过单独享用的情况?可见他不忘恩义,把礼物分给了我等同伴。
注释
- 头尾接清淮:指的是清淮河的两岸相接,形容地理位置。
- 淮鱼:指产于淮河的鱼,形容美味。
- 吴莼:吴地出产的莼菜,一种水生植物。
- 芼羹:用莼菜和芼菜做的羹汤。
- 楚糟:楚地的糟粕,通常指用酒酿造后剩下的物质,味道鲜美。
- 嘉贶:美好的赠礼。
- 不忘义:指不忘恩情,强调义气。
- 分遗及吾党:把礼物分给了我的伙伴,体现了与友同行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梦云,号天池,晚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高远的思想境界著称,是北宋初期重要的文学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聚会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描述的清淮的鱼和吴地的莼菜,正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味,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感恩。
诗歌鉴赏
《杨公懿得颍人惠糟粕分饷并遗杨叔恬》是一首描写友谊与美食的诗作。全诗通过对清淮鱼、吴莼羹和楚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诗中所提及的美食不仅仅是饮食的享受,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诗的开头以“头尾接清淮”引入,带有一种自然的流畅感,清淮河的鱼每天被捕捞上岸,为后面的美食描写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人通过对吴地和楚地美味的描写,显示了地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描写美食的同时,诗人并没有忘记强调友情的价值,最后一句“乃知不忘义,分遗及吾党”更是将全诗的情感升华,强调了分享与感恩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描写细腻、情感真挚的同时,也体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位诗人的艺术风格:清新脱俗、情感深邃,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际关系和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头尾接清淮:开篇描述清淮河的地理特征,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
- 淮鱼日登网:说明淮河的鱼每天被捕捞,象征丰收与美好。
- 吴莼芼羹美:吴地的莼菜和芼菜做成的羹汤,展示了地方特产的美味。
- 楚糟增味爽:楚地的糟粕更是增添了美味的层次,体现了食材的搭配之美。
- 云谁得嘉贶:引出对美好赠礼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悬念。
- 曾靡独为享:强调这种美好的礼物并不是个人独享的,体现了分享的精神。
- 乃知不忘义:总结出友谊的重要性,不忘恩义。
- 分遗及吾党:强调将好的东西与朋友分享,体现了团结友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淮鱼日登网,吴莼芼羹美”,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通过美食来比喻情谊,寓意深刻。
- 排比:诗句中多次使用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美食的赞美与对友情的感激,强调了分享和不忘义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淮:象征自然的纯净与丰饶。
- 淮鱼:代表美好的食物与生活的富足。
- 吴莼和楚糟:象征地方文化的独特与多样性,体现了地域间的交流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吴莼”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水生植物
- C. 一种酒
- D. 一种蔬菜
-
填空题:整首诗表达了对____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判断题:诗中强调分享的重要性。
- A. 正确
- B. 错误
答案
- B. 一种水生植物
- 友谊
- A. 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杨公懿得颍人惠糟粕分饷并遗杨叔恬》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个体的孤独感,而梅尧臣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梅尧臣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