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木扶疏重复重,塘蒲涵水绿茸茸。
琴书尤古得为乐,休问前山有戴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居所,野外的树木交错茂盛,池塘里的蒲草在水中青翠欲滴。琴声和书卷更显得古老而宁静,别问前面的山上是否有戴顒(古代的名士)。
注释:
- 野木:原生的树木,生长在野外。
- 扶疏:形容树木茂盛,枝叶繁茂。
- 塘蒲:池塘里的蒲草,常见水边植物。
- 涵水:水中生长,表示生机勃勃。
- 尤古:更显得古老,强调古典气息。
- 休问:不必询问。
- 戴顒:指戴颙,古代著名的文人,借以表达对隐士高洁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 戴顒:戴顒是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自守而著称,诗中提到他可能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田园风光与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一静舍》是梅尧臣应刁太博之邀,游览其新修的别墅时所作,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隐逸士人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虽短,但意境深远,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诗的开篇描绘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通过“野木扶疏”和“塘蒲涵水”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环境。接着,诗人以琴书二字引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老的琴音与书卷带来的精神享受,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哲思。最后一句“休问前山有戴顒”,则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体上,诗歌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具有很强的诗意和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木扶疏重复重:描绘了野外树木茂盛、交错的景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 塘蒲涵水绿茸茸:池塘中的蒲草生机勃勃,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 琴书尤古得为乐:琴声和书卷的古老,更增添了宁静的氛围,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休问前山有戴顒:表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含对世俗名利的无所谓。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野木”和“塘蒲”,将自然景象比作诗人心境的映照。
- 对仗:诗句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以及琴书的古韵,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追求内心宁静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木:象征自然的原始与自由。
- 塘蒲:象征生命的繁盛与静谧的生活。
- 琴书:象征文化与精神的愉悦。
- 戴顒:象征隐士的高洁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戴顒”是谁?
- A. 著名的诗人
- B. 隐士
- C. 皇帝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 A. 田野
- B. 森林
- C. 池塘和树木
-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忧伤
- B. 宁静
- C. 兴奋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鸟鸣涧》:两首诗均展现了自然景观,但王维更侧重声音的描绘,而梅尧臣则强调视觉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