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人能爱客,秉烛会吾曹。
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
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
醉卧西窗下,时闻雁响高。
白话文翻译:
老朋友能够热情款待客人,手里举着蜡烛与我们聚会。
家中为朋友准备的酒已喝光,心中因书法和墨迹而疲惫。
夜晚寒冷,腊酒渐渐被饮尽,霜冷的天气让我穿上厚重的绨袍。
醉卧在西窗下,时不时听到高空中传来的雁鸣声。
注释:
- 故人:老朋友,指与诗人有深厚交情的人。
- 秉烛:手持蜡烛,寓意夜晚聚会时照明。
- 朋徒:朋友和同伴。
- 翰墨:文房四宝,泛指书法或文学创作。
-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通常为浓烈的酒。
- 绨袍:用绨布做的外袍,厚重保暖。
- 雁响:指大雁鸣叫,常用以象征秋冬时节的来临。
典故解析:
“秉烛会吾曹”可以理解为古代文人雅士在冬夜聚会时,常常点蜡烛以照明。古代冬夜聚会的场景常常涉及饮酒作诗,借此表达情谊与才情。诗中提到的“雁响”,则常被视作时节变迁的标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戎昱,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清丽见长,常表现出对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冬季的一个夜晚,诗人与友人梁十三相聚,共同品酒作诗,回忆往昔。诗中的寒冷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象征着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在冬夜的温暖中愈加显现。
诗歌鉴赏:
《冬夜宴梁十三厅》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聚会的温馨场景,透过对话语与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篇“故人能爱客,秉烛会吾曹”自然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与珍惜之情,蜡烛的光芒不仅照亮了冬夜,也象征着友情的温暖。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透过“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展现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付出。诗人在聚会中,虽然因饮酒而醉卧,却也时常被冷冽的霜气和高空的雁鸣所唤醒,这样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既温暖又孤寂的情感交织。
整首诗在描写中展现出一种冬夜的静谧与思索,诗人虽然身处欢乐的聚会中,却也难以忘怀外界的寒冷与孤独。这种矛盾的情感让诗歌更加丰富,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人能爱客,秉烛会吾曹:老朋友热情地款待客人,手中举着蜡烛与我们聚会,表现出浓厚的友情。
- 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家中为朋友准备的酒已喝光,心中因书法和墨迹而疲惫,反映出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与创作的执着。
- 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寒冷的夜晚,腊酒渐渐被饮尽,霜冷的天气让我穿上厚重的绨袍,描写了冬夜的寒冷与温暖的对比。
- 醉卧西窗下,时闻雁响高:醉卧在西窗下,偶尔听到高空的雁鸣,展示出一种醉意与自然的交融。
修辞手法:
- 对仗:开篇的“故人能爱客”与“秉烛会吾曹”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蜡烛、腊酒、绨袍、雁鸣等意象,构成了诗的情境,传达出温暖与寒冷的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生活的感悟,在冬夜的寒冷中,友人的陪伴如同温暖的火焰,驱散了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烛:象征友谊的温暖,照亮了冬夜。
- 腊酒:象征欢聚的气氛,文化中的饮酒传统。
- 雁鸣:象征自然的变化,传达岁月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翰墨”主要指什么? A. 酒
B. 文房四宝
C. 朋友 -
“夜寒销腊酒”中的“销”字意为? A. 消失
B. 变冷
C. 饮尽 -
诗中提到的“雁响”象征什么? A. 友谊
B. 自然的变化
C. 饮酒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对比,二者均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冬夜宴梁十三厅》更侧重于人际关系与情感的交流,而《鸟鸣涧》则在自然中渗透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文背诵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