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湖思渺然,不离国门前。
折苇鱼沈藻,攀藤鸟出烟。
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诗篇。
莫怪侵星坐,神清不欲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江湖上游荡的思绪,尽管身处国门之内,心中却感到茫然。折下的芦苇旁,鱼儿在水中沉没,藤条爬升,鸟儿在烟雾中飞出。穿着轻便的衣服,坐在水竹旁,喝点小酒,写下诗篇。不要因为我坐在星空下而感到奇怪,我的心神清爽,不愿入睡。
注释:
- 江湖:这里指的是水域,泛指江河湖泊。
- 渺然:形容思绪飘渺无依。
- 折苇:折下芦苇,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朴素。
- 鱼沈藻:鱼儿在水中游动,沉入水草之中,描绘宁静的水域景象。
- 攀藤鸟出烟:藤蔓攀爬,鸟儿在烟雾中飞出,生动描绘自然景象。
- 生衣:轻便的衣服,适合夏季纳凉。
- 小酒:指少量的酒,增添生活情趣。
- 侵星坐:坐在星空下,意指夜晚的静谧。
- 神清不欲眠:精神清爽,不愿入睡,体现了对夜晚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期,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描写展现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夏季的一个傍晚,诗人坐在骆家亭,感受江湖的宁静与美好,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湖思渺然”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宁静的夏日晚景,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好。首先,诗人强调了环境的静谧,通过“折苇鱼沈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河边的宁静与安逸。其次,诗人通过“攀藤鸟出烟”的意象,传达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关系,藤蔓和鸟儿的动态展示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最后,“神清不欲眠”则点明了诗人在这美好环境中,内心宁静、充满灵感的状态,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心境。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美丽的夜晚里,享受宁静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湖思渺然:在江湖之间,思绪显得飘渺而无依。
- 不离国门前:尽管身处国门之内,心中却感到茫然。
- 折苇鱼沈藻:自然的景象中,芦苇被折下,鱼儿在水中沉没。
- 攀藤鸟出烟:藤蔓攀爬,鸟儿从烟雾中飞出,展现生机。
- 生衣宜水竹:穿着轻便,坐在水竹旁,感受自然的凉意。
- 小酒入诗篇:饮少量酒,增添写作的情趣。
- 莫怪侵星坐:坐在星空下,不必感到奇怪。
- 神清不欲眠:精神清爽,夜晚不愿入睡。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江湖”比喻人的心境,表现生活的宽广与自由。
- 拟人:描绘自然景象时赋予其生命,如“鸟出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江湖之中所感受到的思绪与心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象征自由与流动的生活状态。
- 苇:代表自然的朴素与宁静。
- 鱼:象征生命的活泼与灵动。
- 鸟:代表自由与希望。
- 水竹:象征清凉与生机。
- 星空:代表宁静的夜晚与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折苇鱼沈藻”,这句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繁华的市景
B. 宁静的水边自然景象
C. 繁忙的街道 -
“神清不欲眠”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疲惫
B. 宁静与清醒
C. 忧愁 -
诗人坐在何处?
A. 山顶
B. 江湖边的亭子
C. 市井之中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夜泊牛斗星》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夜泊牛斗星》:描绘了夜空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豪情,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选》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骆家亭子纳凉》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