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樊氏楼壁》
时间: 2025-01-04 06:18: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樊氏楼壁 王灼 〔宋代〕
老秋气已严,今日稍晴和。 登君楼西翼,相对一酣歌。 边烽照仙关,大将方枕戈。 吾侪无志用,心慑鬓先皤。 强促半樽绿,各自争岌峨。 月影渐仿佛,西山爽气多。 坐兴儿女念,欲往山之阿。 诸君祈努力,吾亦假馀波。
白话文翻译:
在深秋时节,天气已经变得严寒,今天稍微有些晴朗和暖。 我登上你的楼阁西侧,我们相对而坐,尽情地歌唱。 边疆的烽火照亮了仙关,大将军正枕戈待旦。 我们这些人没有远大的志向,心中畏惧,鬓发早已斑白。 勉强举起半杯绿色的酒,各自争相显得高傲。 月影渐渐变得模糊,西山的清爽气息更加浓厚。 坐着兴起对儿女的思念,想要前往山的深处。 各位朋友请努力,我也将借助这余波继续前行。
注释:
- 老秋:深秋。
- 气已严:天气已经变得严寒。
- 晴和:晴朗和暖。
- 酣歌:尽情地歌唱。
- 边烽:边疆的烽火。
- 仙关:指边关。
- 枕戈:枕着兵器,指准备战斗。
- 吾侪:我们这些人。
- 无志用:没有远大的志向。
- 心慑:心中畏惧。
- 鬓先皤:鬓发早已斑白。
- 强促:勉强。
- 半樽绿:半杯绿色的酒。
- 争岌峨:争相显得高傲。
- 月影渐仿佛:月影渐渐变得模糊。
- 西山爽气多:西山的清爽气息更加浓厚。
- 坐兴:坐着兴起。
- 儿女念:对儿女的思念。
- 山之阿:山的深处。
- 祈努力:请努力。
- 假馀波:借助这余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关注时事,对边疆战事有所感慨,同时也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深秋的日子,诗人在友人的楼阁中,面对边疆的战事和个人的境遇,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的景象和边疆的战事,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诗中“老秋气已严”和“边烽照仙关”描绘了深秋的严寒和边疆的紧张局势,而“吾侪无志用,心慑鬓先皤”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和同伴的无奈和忧虑。最后,诗人鼓励朋友们努力前行,也表达了自己将继续前行的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秋气已严,今日稍晴和。” 描绘了深秋的严寒,但今天天气稍微晴朗和暖。
- “登君楼西翼,相对一酣歌。” 诗人在友人的楼阁西侧,与友人相对而坐,尽情地歌唱。
- “边烽照仙关,大将方枕戈。” 边疆的烽火照亮了仙关,大将军正枕戈待旦。
- “吾侪无志用,心慑鬓先皤。” 诗人感叹自己和同伴没有远大的志向,心中畏惧,鬓发早已斑白。
- “强促半樽绿,各自争岌峨。” 勉强举起半杯绿色的酒,各自争相显得高傲。
- “月影渐仿佛,西山爽气多。” 月影渐渐变得模糊,西山的清爽气息更加浓厚。
- “坐兴儿女念,欲往山之阿。” 坐着兴起对儿女的思念,想要前往山的深处。
- “诸君祈努力,吾亦假馀波。” 诗人鼓励朋友们努力前行,也表达了自己将继续前行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边烽照仙关”比喻边疆的烽火照亮了边关。
- 拟人:“心慑鬓先皤”拟人化地表达了心中的畏惧和鬓发的斑白。
- 对仗:“老秋气已严,今日稍晴和”对仗工整,表达了天气的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注时局和个人境遇,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将继续前行的决心。
意象分析:
- 老秋:深秋的严寒。
- 边烽:边疆的烽火。
- 仙关:边关。
- 枕戈:准备战斗。
- 鬓先皤:鬓发斑白。
- 半樽绿:半杯绿色的酒。
- 月影:月亮的影子。
- 西山:西山的清爽气息。
- 山之阿:山的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秋气已严”描绘了什么季节的天气?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边烽照仙关”中的“边烽”指的是什么? A. 边疆的烽火 B. 边疆的关隘 C. 边疆的军队 D. 边疆的城墙
-
“吾侪无志用,心慑鬓先皤”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自豪 B. 无奈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
- C. 秋天
- A. 边疆的烽火
-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关注边疆战事,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意。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诗词对比:
- 王灼的《题樊氏楼壁》与王昌龄的《出塞》:都关注边疆战事,但王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 王灼的《题樊氏楼壁》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王灼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