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祖道师赴长江 王灼 〔宋代〕 山林与城市,何地非隐沦。 子意亦易败,径投寂寞滨。 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 归思落烟艇,尚及秋风新。
白话文翻译:
无论是山林还是城市,哪里不是隐居的地方呢? 你的心意也容易改变,直接投身于寂寞的边缘。 《楞严经》中有深奥的篇章,我用诗来向理解的人陈述。 归乡的思绪落在烟雾缭绕的小船上,还来得及迎接新的秋风。
注释:
- 隐沦:隐居。
- 子意:你的心意。
- 径投:直接投身。
- 寂寞滨:寂寞的边缘。
- 楞严:指《楞严经》,佛教经典之一。
- 奥章:深奥的篇章。
- 识者:理解的人。
- 归思:归乡的思绪。
- 烟艇:烟雾缭绕的小船。
- 秋风新:新的秋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佛教经典的熟悉。此诗可能是王灼在送别一位名叫祖道师的友人前往长江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看法和对友人未来的祝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避世。诗中提到的“楞严有奥章”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佛教经典的兴趣,而“归思落烟艇”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乡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祝愿,展现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山林与城市,何地非隐沦”一句,表达了作者认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境平和,皆可隐居的观点。而“归思落烟艇,尚及秋风新”则以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友人归乡的情景,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林与城市,何地非隐沦。”:表达了作者认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境平和,皆可隐居的观点。
- “子意亦易败,径投寂寞滨。”:指出友人的心意容易改变,直接投身于寂寞的边缘。
- “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提到《楞严经》中有深奥的篇章,作者用诗来向理解的人陈述。
- “归思落烟艇,尚及秋风新。”:描绘了友人归乡的情景,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归思落烟艇”中的“烟艇”比喻归乡的思绪,形象生动。
- 拟人:“子意亦易败”中的“子意”拟人化,表达了友人心意的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祝愿,体现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山林与城市:隐居的地点,象征着不同的生活环境。
- 寂寞滨:寂寞的边缘,象征着孤独和选择。
- 楞严:佛教经典,象征着智慧和深奥。
- 烟艇:归乡的思绪,象征着归途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楞严”是指什么? A. 佛教经典 B. 道教经典 C. 儒家经典 答案:A
-
“归思落烟艇”中的“烟艇”比喻什么? A. 归乡的思绪 B. 寂寞的边缘 C. 深奥的篇章 答案:A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隐居生活的思考 B. 对友人的祝愿 C. 对人生选择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隐居山林的宁静与美好。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城市中的自然美景。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灼的《送祖道师赴长江》:两者都表达了隐居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美景的描绘,而王灼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友人的祝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灼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楞严经》:了解佛教经典,有助于理解诗中提到的“楞严有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