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美寺岑上人(一作司空图诗)》

时间: 2025-01-14 16:11:47

巡礼诸方遍,湘南颇有缘。

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

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

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信美寺岑上人(一作司空图诗)
作者: 郑谷 〔唐代〕

巡礼诸方遍,湘南颇有缘。
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
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
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的巡游经历。在各地巡礼之后,郑谷在湘南有了一些缘分。他来到了老山寺焚香祈祷,又在江边乞讨食物。寺内的纱帘笼罩着名画,微弱的灯光照亮了清净的禅室。我来到这里,可以在这里度过漫长的一天,听着莲花滴水的声音,感受到宁静安详。

注释

  • 巡礼:四处拜访,进行宗教活动。
  • 湘南:指湖南省南部地区,诗人可能在此地游历。
  • 焚香:点燃香火,作为一种宗教仪式。
  • 老山寺:一座古老的寺庙,具有宗教和文化意义。
  • 乞食:向他人索取食物,表现出一种生活的艰辛。
  • 纱碧:轻盈的纱帘,笼罩着名画。
  • 灯寒:灯光微弱,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净禅:清静的禅修环境。
  • 莲漏:莲花滴水声,象征宁静和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字子真,号松溪,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他的诗作往往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盛世时期,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诗人通过巡礼的方式表达了对宗教、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同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与追求。

诗歌鉴赏

郑谷的《信美寺岑上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理解。诗中描写的湘南之行,既是一种地理的游历,也是一种心灵的探索。作者通过巡礼的过程,反映了他对于信仰与生活的思考。

首句“巡礼诸方遍,湘南颇有缘”,表达了诗人对湘南的亲切感,暗示了他在这一带的游历经历。在“焚香老山寺”中,诗人通过焚香这一行为,传达了对神灵的崇敬与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而“乞食向江船”,则显露出诗人生活的艰辛,显示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接下来的描写“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营造了一个清幽的宗教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和对名画的欣赏。最后两句“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度过悠长的时光,体会生命的深邃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一个追求内心平和的灵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巡礼诸方遍:诗人四处游历,进行宗教巡礼。
  2. 湘南颇有缘:对湘南地区的亲切感,似乎有某种缘分。
  3. 焚香老山寺:在老山寺中焚香,表现对神灵的敬仰。
  4. 乞食向江船:向过往的船只乞讨食物,表现生活的艰辛。
  5. 纱碧笼名画:轻纱笼罩名画,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6. 灯寒照净禅:微弱的灯光照亮了禅房,增添了宁静的感觉。
  7. 我来能永日:表达希望在此长时间停留的愿望。
  8. 莲漏滴阶前:莲花滴水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莲漏滴阶前”,以“莲漏”比喻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深刻的联想。
  • 象征:如“灯寒照净禅”,象征着追求内心平和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宗教信仰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描绘湘南的巡礼经历,展现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孤独与内心的宁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巡礼:象征人生的探索与追寻。
  2. 湘南:代表着特定的地域文化和情感联结。
  3. 焚香:象征着对神灵的敬仰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4. 江船:象征生活的流动与不定。
  5. 名画:体现了文化与艺术的追求。
  6. 灯寒:象征着清冷与心灵的宁静。
  7. 莲漏: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湘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湖南省
    • B. 广西省
    • C. 四川省
  2. 填空题:诗中“焚香老山寺”表现了诗人对___的敬仰。

  3. 判断题:诗中“莲漏滴阶前”象征着快乐的时光。 (对/错)

答案

  1. A. 湖南省
  2. 神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李白《月下独酌》:在孤独中寻找内心的平和,与郑谷的情感基调相似。

参考资料

  • 郑谷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文献
  • 古典诗词鉴赏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