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峰院龙龛山》

时间: 2025-01-16 22:30:13

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

云崩石道险,潮落海门高。

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

凭栏望乡树,千里楚江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灵峰院龙龛山 蔡襄 〔宋代〕 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 云崩石道险,潮落海门高。 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 凭栏望乡树,千里楚江臯。

白话文翻译:

天柱支撑着南极,蓬莱山压在大鳌之上。 云层崩塌,石道显得险峻,潮水退去,海门显得高耸。 在客馆中听到鼍鼓声,秋风中怀念蟹螯的美味。 倚栏远望故乡的树木,千里之外是楚江的岸边。

注释:

  • 天柱:古代神话中的支撑天地的柱子。
  • 南极:指南方的极远之地。
  • 蓬山:指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
  • 巨鳌:传说中背负仙山的巨龟。
  • 云崩:形容云层崩塌,比喻景象的壮观。
  • 石道:石头铺成的道路。
  • 海门:海边的门户,指海边的险要之地。
  • 鼍鼓:用鳄鱼皮制成的鼓。
  • 蟹螯:螃蟹的前爪,这里指代美味的食物。
  • 楚江:指楚地的江河,这里泛指故乡的水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法以行书见长,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这首诗描绘了游历灵峰院龙龛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蔡襄游历灵峰院龙龛山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山川景色,同时融入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神话传说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故乡的深情。首联以神话中的天柱和蓬山为喻,描绘了山川的雄伟;颔联通过云崩石道、潮落海门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山川的险峻和高远。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客馆中的鼍鼓声和秋风中的蟹螯,以及凭栏望乡树的情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以神话中的天柱和蓬山为喻,描绘了山川的雄伟。
  • 颔联:通过云崩石道、潮落海门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山川的险峻和高远。
  • 颈联:通过客馆中的鼍鼓声和秋风中的蟹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尾联:凭栏望乡树,千里楚江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以神话中的天柱和蓬山比喻山川的雄伟。
  • 拟人:如“云崩石道险”,将云崩比喻为崩塌的景象,赋予云以动态。
  • 对仗:如“云崩石道险,潮落海门高”,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山川景色,同时融入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故乡的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柱:支撑天地的柱子,象征着山川的雄伟。
  •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高远和神秘。
  • 云崩:云层崩塌的景象,象征着壮观和险峻。
  • 海门:海边的门户,象征着高耸和险要。
  • 鼍鼓:用鳄鱼皮制成的鼓,象征着异域的风情。
  • 蟹螯:螃蟹的前爪,象征着美味和故乡的记忆。
  • 楚江:楚地的江河,象征着故乡的水域和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天柱”和“蓬山”分别象征着什么? A. 山川的雄伟和高远 B. 神话中的天柱和蓬山 C. 支撑天地的柱子和仙山 D. 云崩和海门 答案:C

  2. 诗中的“云崩石道险”和“潮落海门高”分别描绘了什么景象? A. 云层崩塌和潮水退去 B. 石道险峻和海门高耸 C. 云崩和海门 D. 石道和潮水 答案:B

  3. 诗中的“客馆闻鼍鼓”和“秋风忆蟹螯”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异域风情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 B. 对鼍鼓声的喜爱和对蟹螯的美味 C. 对客馆的感受和对秋风的怀念 D. 对鼍鼓和蟹螯的描述 答案:A

  4. 诗中的“凭栏望乡树,千里楚江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B. 对楚江的赞美 C. 对乡树的描述 D. 对千里的感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感慨。
  • 杜甫《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山川的雄伟,同时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蔡襄《游灵峰院龙龛山》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山川景色,但蔡襄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而苏轼的赋则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艺术特点进行了详细解析。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全面介绍,有助于理解蔡襄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