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烛(雨霁江行自度)》
时间: 2025-01-01 15:38: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江骤涨,晓陌微干,断云如梦相逐。
料应怪我频来去,似千里迢遥,伤心极目。
为楚腰惯舞东风,芳草萋萋衬绿。
燕飞独。知是谁家箫声多事,吹咽寻常怨曲。
仅教衿袖香泥涴,君不见扬州三生杜牧。
待泪华暗落铜盘,甚夜西窗剪烛。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江水急剧上涨,清晨的小路微微干燥,断续的云彩如梦般追逐。
我想一定是因为我频繁的出入,像是千里迢遥一样,让人心伤极目远眺。
那楚国的腰肢在东风中轻舞,芳草萋萋映衬着嫩绿。
燕子独自飞翔,谁家在吹奏那多情的箫声,曲调中夹杂着寻常的怨怼。
只让衣袖沾染了泥土的香气,难道你没有见过扬州杜牧的三生三世?
等到泪水如花般暗落在铜盘上,夜晚的西窗下剪烛。
注释:
- 骤涨:急剧上涨。
- 晓陌:清晨的小路。
- 断云:零散的云彩。
- 楚腰:指美丽女子的身姿,楚地女子以身材纤细著称。
- 芳草萋萋:春草茂盛的样子。
- 箫声:一种乐器声,带有哀怨情绪。
- 泥涴:沾上泥土的意思,形容衣袖的芳香。
- 铜盘:指用铜制成的盘子,引申为酒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宣子,名谭嗣同,字宣子,宋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清丽见长,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西窗烛》创作于诗人游历春江时,表达了对远方思念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西窗烛》是一首富于情感和意象的诗歌,以春江的景象开篇,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幽怨。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受。尤其在“似千里迢遥,伤心极目”一句中,诗人通过遥远的距离感,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孤独的情绪。而“为楚腰惯舞东风,芳草萋萋衬绿”则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用了生动的比喻,似乎将人、自然融为一体。
随着情感的推进,诗人对音律的敏感也表现出来,提到“箫声”时,寄托了对过往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夜晚西窗下的剪烛情景,带来一种淡淡的落寞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无尽的思绪。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其丰富,既有春江的澎湃,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江骤涨,晓陌微干,断云如梦相逐。
表现春江水急,清晨的路面略干,零散的云彩如梦般流动,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 -
料应怪我频来去,似千里迢遥,伤心极目。
表达诗人因频繁的来去而感到的愧疚与忧伤,仿佛距离遥远,让人心伤。 -
为楚腰惯舞东风,芳草萋萋衬绿。
描绘春日绿草与美丽女子的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燕飞独。知是谁家箫声多事,吹咽寻常怨曲。
询问那吹箫的人是谁,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箫声中透出一种怨怼。 -
仅教衿袖香泥涴,君不见扬州三生杜牧。
提到衣袖沾泥,暗示着生活的经历与香气,引用杜牧,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 -
待泪华暗落铜盘,甚夜西窗剪烛。
描绘了夜晚的情景,眼泪如花般落下,剪烛的动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心情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云如梦”,将云彩比作梦,营造出梦幻的氛围。
- 拟人:云彩追逐的形象,使自然景物富有生命。
- 对仗:如“芳草萋萋衬绿”,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江:象征生机与希望。
- 晓陌:清晨的路,代表新的开始。
- 楚腰:意指美丽,寄托对美的追求。
- 箫声:象征思念与离愁。
- 铜盘: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珍贵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楚腰”指的是? A. 诗人的身材
B. 美丽的女子
C. 春天的树木
D. 翠绿的草地 -
“燕飞独”一句中的“独”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安静
D. 忧伤 -
诗中提到的“铜盘”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情
C. 时间的流逝
D. 爱情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谭宣子的《西窗烛》都表达了对孤独与美好事物的追忆,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谭宣子的诗则细腻柔和,情感更加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