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

时间: 2025-01-17 08:38:40

玉宇无尘万籁幽,卷帘一派暮烟浮。

飞飞归燕方辞社,寂寂寒蛩已报秋。

桂蕊迎风香满袖,桐阴绕座月当楼。

世情争似清虚好,不染人间半点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宇无尘万籁幽,卷帘一派暮烟浮。
飞飞归燕方辞社,寂寂寒蛩已报秋。
桂蕊迎风香满袖,桐阴绕座月当楼。
世情争似清虚好,不染人间半点愁。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天空中没有灰尘,万籁俱寂,显得格外幽静。卷起窗帘,看到一片暮色轻烟飘浮。归来的燕子飞翔着,正要告别自己的巢穴;寂静的寒蝉已经在传递秋天的讯息。桂花的香气迎风而来,满满地飘散在衣袖中;桐树的阴影环绕着座位,明月照在楼台上。世间的情感怎能比这清虚的好呢?不沾染尘世的烦恼与忧愁。

注释:

  • 玉宇:指的是清澈高远的天空。
  • 万籁幽:四周静悄悄的,表示极为安静。
  • 飞飞归燕:燕子在飞回巢穴。
  • 寒蛩:寒蝉,象征秋天的到来。
  • 桂蕊:桂花,代表秋天的气息。
  • 桐阴:桐树的阴影,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 清虚:形容心境的清净与空灵。

典故解析:

  • 桂花:在中国文化中,桂花象征着高洁、清香和团圆。中秋节时,桂花常与团圆、赏月相关联。
  • 归燕:燕子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象征离别与归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丽贞(约1640-约1700),清代女诗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她的诗歌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清新的意象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以及对人世间烦恼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中秋对月》以清幽宁静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切体验和对人间世情的超然态度。开篇描绘了清澈的天空和宁静的环境,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随着诗歌的发展,燕子的归巢和寒蝉的鸣叫,暗示着秋天的来临,时间的流逝。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又巧妙地引入了桂花的香气和月光的影子,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意境。最后一句“世情争似清虚好,不染人间半点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淡泊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宇无尘万籁幽:描写天空的清澈和环境的宁静。
  2. 卷帘一派暮烟浮:通过卷帘看到的柔和暮色,增添了诗的意境。
  3. 飞飞归燕方辞社:描绘燕子归巢,象征着离别与归属。
  4. 寂寂寒蛩已报秋:寒蝉的叫声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5. 桂蕊迎风香满袖:桂花的香气扑面而来,充满了秋日的气息。
  6. 桐阴绕座月当楼:描写月光和桐树的阴影,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7. 世情争似清虚好:表达对清净心境的向往。
  8. 不染人间半点愁:强调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宇”形容天空的美丽。
  • 拟人:寒蝉的鸣叫仿佛在传递秋天的到来。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和意象上都有很好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烦恼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宇:象征清澈、高远,代表着理想和精神世界。
  • 寒蛩: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时间的流逝。
  • 桂蕊:代表高洁的品格和团圆的寓意。
  • 月光:象征着团圆和思念,寄托了人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宇无尘”中的“玉宇”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清澈的天空
    • C. 明亮的星星
  2. “寒蛩”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3. 诗人对世间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愤怒
    • B. 超然
    • C.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孔丽贞的《中秋对月》更加强调自然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和离愁。两首诗都有浓厚的月夜意象,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