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
时间: 2024-12-29 20:06: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
作者: 谭宣子 〔宋代〕
嫩黄初染绿初描,倚春娇,索春饶。
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
便作无情终软美,天赋与眼眉腰。
短长亭外短长桥,驻金镳,系兰桡。
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
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和情感。嫩黄的颜色刚刚染上绿意,我倚靠在春天的娇美上,渴望春天的丰盈。在燕子飞出、黄莺鸣叫的地方,想象着万缕春风在摇曳。即使是无情的事物也显得柔美,天生的美丽如同眼眉和腰肢。短短的亭子外是长长的桥,停下金色的马,系好兰色的小船。可爱的风流人物,年纪轻轻却让人心疼的夜晚。如果能够再一次攀折花朵,烟雨朦胧中,我愿意不辞遥远的路途。
注释
- 嫩黄:指初春的嫩黄花色,暗示春天的来临。
- 倚春娇:依靠着春天的娇美,表达对春天的依恋。
- 燕外莺边:在燕子飞出、黄莺鸣叫的地方,描绘春天的生机。
- 无情终软美:即使是无情的东西,也显得柔美,表达一种对春天的感悟。
- 驻金镳,系兰桡:停下金色的马,系好兰色的小船,描写一种悠闲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宣子,字有道,号渔樵,生于宋代,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创作于春季,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时正值宋代繁荣时期,社会风气开放,诗人通过描绘春景来寄托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词用清新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篇的“嫩黄初染绿初描”,以色彩的变化引入春天的主题,营造出一种轻盈、柔和的气氛。接下来的描写中,燕子和黄莺的出现,生动地体现了春天的到来,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巧妙,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渗透了个人情感的寄托。
词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展现了对青春的珍惜与感慨,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一句“烟雨暗,不辞遥”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与向往,尽管前路漫漫,但仍愿追寻美好。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嫩黄初染绿初描:春天的嫩黄色彩刚刚渗透到绿色中,描绘出萌芽的景象。
- 倚春娇,索春饶:依靠着春天的娇美,渴望春天的丰盈。
- 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在燕子飞出、黄莺边鸣的地方,想象着春风轻拂,万丝摇曳的景象。
- 便作无情终软美:即使无情的事物,最终也显得柔美,反映出春天的魅力。
- 天赋与眼眉腰:天生的美丽如同人的眼眉和腰肢,暗示自然的美丽是无与伦比的。
- 短长亭外短长桥:短亭外是长桥,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空间的延伸。
- 驻金镳,系兰桡:停下金色的马,系好兰色的小船,描绘出悠闲的生活情景。
- 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可爱的风流人物,年轻却令人心疼的夜晚,展现出对青春的感慨。
- 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如果能再一次去攀折花朵,即使烟雨朦胧,我也愿意不辞辛劳地前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色彩的比喻,展现春天的美丽。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短长亭外短长桥”,形成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景和个人情感的交织,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青春时光的珍惜,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嫩黄: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燕、莺:鸟类的出现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亭、桥:代表人们在春天的闲适生活状态。
- 烟雨:象征着朦胧的感情与对未来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此词的主要季节主题是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
"驻金镳,系兰桡"中的"金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马具
B. 一种船
C. 一种装饰品
D. 一种饮品 -
诗中提到的“可爱风流”指的是?
A. 自然风光
B. 年轻人的风采
C. 老人的智慧
D. 孩童的童趣
答案: 1.C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同样描写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如梦令》 by 李清照:表达对春天的感慨和思念。
诗词对比
-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与《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前者更注重生机和青春的感慨,而后者则更显现出细腻的情感与景色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