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钱惟演 〔宋代〕
汉苑辞千柰,仙丘访五芝。 汲瓶春溜满,卷裓晓云滋。 望刹青龙起,观涛白马驰。 红楼曾应制,佳句咏朝緌。
白话文翻译:
告别了汉苑的千株柰树,前往仙山寻访五色灵芝。 汲水瓶中春水溢满,卷起僧衣晨云滋润。 远望寺庙如青龙腾起,观海浪似白马奔腾。 曾在红楼应制作诗,佳句歌咏朝霞的绚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汉苑:指汉代的皇家园林。
- 千柰:柰,一种果树,千柰指众多的柰树。
- 仙丘:指传说中的仙山。
- 五芝:五种灵芝,传说中的仙草。
- 汲瓶:汲水的瓶子。
- 春溜:春天的水流。
- 卷裓:卷起僧衣。
- 晓云:清晨的云。
- 望刹:远望寺庙。
- 青龙:比喻寺庙的雄伟。
- 观涛:观看海浪。
- 白马:比喻海浪的奔腾。
- 红楼:指华丽的楼阁。
- 应制:应皇帝之命作诗。
- 朝緌:朝霞的绚丽。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主要描绘了诗人送别梵才大师归天台的场景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惟演,字希圣,宋代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擅长诗词,风格典雅。此诗是他在送别梵才大师归天台时所作,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和祝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钱惟演在送别梵才大师归天台时,感慨大师的修行和归途,遂作此诗以表达敬意和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梵才大师归天台为主题,通过描绘汉苑、仙丘、春水、晨云等意象,展现了大师修行的高洁和归途的壮丽。诗中“望刹青龙起,观涛白马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寺庙比作腾飞的青龙,海浪比作奔腾的白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师归途的壮观景象。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和祝福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汉苑辞千柰,仙丘访五芝”,表达了大师告别尘世,前往仙山寻访灵芝的决心。
- 次句“汲瓶春溜满,卷裓晓云滋”,描绘了大师汲取春水,卷起僧衣,清晨云雾滋润的修行生活。
- 第三句“望刹青龙起,观涛白马驰”,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大师归途的壮观景象。
- 末句“红楼曾应制,佳句咏朝緌”,回忆了大师曾在红楼应制作诗,佳句歌咏朝霞的绚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望刹青龙起,观涛白马驰”,将寺庙比作青龙,海浪比作白马。
- 对仗:如“汉苑辞千柰,仙丘访五芝”,“汲瓶春溜满,卷裓晓云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梵才大师的敬仰和祝福,以及对大师修行生活和归途壮丽景象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苑:尘世的象征。
- 仙丘:修行的象征。
- 春溜:生命的象征。
- 晓云:清净的象征。
- 青龙:雄伟的象征。
- 白马:奔腾的象征。
- 红楼:华丽的象征。
- 朝緌:绚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望刹青龙起”中的“青龙”比喻什么? A. 寺庙 B. 海浪 C. 仙山 D. 僧衣
- 诗中“观涛白马驰”中的“白马”比喻什么? A. 寺庙 B. 海浪 C. 仙山 D. 僧衣
- 诗中“红楼曾应制”中的“应制”指的是什么? A. 应皇帝之命作诗 B. 应大师之命作诗 C. 应朋友之命作诗 D. 应自己之命作诗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
- 李白《送友人》: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壮丽景象。
诗词对比:
- 钱惟演《送梵才大师归天台》与王维《送别》:两者都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钱诗更多地描绘了大师的修行和归途的壮丽景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钱惟演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