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惯踏郊原浩荡春,
重来春与物俱新。
渠虽自有生生意,
把握天机是主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踏上宽广的郊野,感受到春天的浩荡气息。每一次的春天到来,万物皆焕然一新。虽然自然界有其生生不息的规律,但真正掌握这种变化、引导自然的,还是人类自己。
注释:
- 惯:习惯,常常。
- 郊原:郊野和原野,广阔的自然场所。
- 浩荡:形容气势宏大、广阔。
- 重来:再一次来临。
- 渠:这里指“它”,代指自然或春天。
- 生生意: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活力。
- 把握天机:掌握自然的规律和变化。
典故解析:
- “天机”:源于道教思想,指自然的规律和变化。诗中强调人要理解并引导这些规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40-1099),字廷璧,号白云,宋代诗人,官至侍郎。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思考。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作为核心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对其的深刻理解。首句“惯踏郊原浩荡春”描绘出春天的气息,诗人仿佛在宽广的原野上行走,感受春天的气息,这种浩荡的气氛不仅让人感到舒畅,也预示着生命的蓬勃发展。接下来的“重来春与物俱新”更是强调了春天的轮回性质,万物在春的召唤下重新焕发活力。
而后两句则引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的思考。“渠虽自有生生意”,即使自然界有其自我生长的规律,但“把握天机是主人”则揭示了人类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诗人在此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自然虽有其规律,但人类应当理解并掌握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人文关怀的视角,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气韵流畅,情感真挚,既有自然的美,又不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魏了翁作为诗人的深邃与睿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惯踏郊原浩荡春”:习惯于在广阔的郊野上行走,感受春天的气息,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重来春与物俱新”:每年春天都会重新到来,万物都焕然一新,强调自然的生生不息。
- “渠虽自有生生意”:自然界虽然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与生机。
- “把握天机是主人”:真正理解和引导自然规律的,才是人类自己,强调了人的主动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重来春与物俱新”,前后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将春天比作生机勃勃的状态,寓意深刻。
- 拟人:将自然赋予“生生意”,使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体现了自然的规律和美丽,又强调了人类在其中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意象分析:
- 春: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
- 郊原:广阔的自然环境,代表诗人心灵的自由与开放。
- 生生意:自然的生命力,象征着持续的发展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惯踏郊原浩荡春”意思是: A. 习惯在春天迎接春风
B. 常常在广袤的郊野上行走
C. 喜欢在城市中游玩 -
“渠虽自有生生意”中的“渠”指的是: A. 人
B. 自然
C. 春天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对人生的感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但更侧重于国家动乱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内心的宁静,与魏了翁的诗相比,更加注重静谧的自然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魏了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