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巴州挽诗》
时间: 2025-01-06 13:57: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廖巴州挽诗
区区白屋一生酸,
落落朱轓两鬓班。
篆水秋成苍氏富,
字江春暖玉人闲。
二千石禄人常有,
九秩年华天所悭。
手种芝兰香满室,
堂堂归去住青山。
白话文翻译:
这间简陋的白屋里,生活常常充满苦涩;
那辆红色的马车旁,白发渐渐爬上了我的两鬓。
篆水河畔,到了秋天,苍氏的富饶已经显露;
字江岸边,春光明媚,闲适的生活令人向往。
身为二千石的官员,俸禄常常不缺;
但我已走过九十个春秋,岁月却对我如此吝啬。
我亲手种下芝兰,香气满溢整个房间;
我希望归隐山林,安居在青山之中。
注释:
- 区区:微小、普通,指居住环境的简陋。
- 白屋:指简陋的居所。
- 朱轓:红色的马车,象征富贵。
- 篆水:指篆水河,可能是诗人所处的地名。
- 苍氏富:暗指富裕的生活。
-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俸禄,指地位较高的官员。
- 九秩:九十岁,形容年岁已高。
- 芝兰:指芝草和兰花,象征高洁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暄,号石窗,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富有情感。他的作品常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廖巴州去世之际,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魏了翁通过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寄托了对友人的哀悼之情。
诗歌鉴赏:
《廖巴州挽诗》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挽诗,诗中通过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开篇的“区区白屋”便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作者虽身处简陋的环境,却能感受到生活的苦涩与无奈。在描写朱轓与白发的对比中,隐喻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令人感到一丝凄凉。
接下来的“篆水秋成苍氏富”,则表现了作者对故人的赞美与怀念,他并不仅仅是为自己的人生感伤,更是对故人辉煌岁月的追忆。最后几句“手种芝兰香满室,堂堂归去住青山”则表达出一种归隐的愿望,渴望在青山绿水间找到内心的宁静。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厌倦,体现了魏了翁追求高洁的品德与内心的理想。
整首诗在意境上清新脱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人对生命的理解与对友人的深情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区区白屋一生酸”:生活在简陋的房子中,常感到痛苦。
- “落落朱轓两鬓班”:岁月如梭,红色马车旁白发渐生。
- “篆水秋成苍氏富”:篆水河畔,秋天的景象与富饶生活的对比。
- “字江春暖玉人闲”:春天温暖的江边,闲适的生活令人向往。
- “二千石禄人常有”:身为官员,俸禄丰厚。
- “九秩年华天所悭”:已年近九十,感叹岁月无情。
- “手种芝兰香满室”:亲手种植的芝兰,香气弥漫。
- “堂堂归去住青山”:向往归隐山林,安居于青山。
-
修辞手法:
- 对比:白屋与朱轓的对比,体现生活的落差。
- 象征:芝兰象征高洁的品德,青山象征理想中的宁静生活。
- 拟人:将“岁月”拟人化,表现其对人的无情。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人生的苦涩、岁月的无情与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白屋:象征贫困与清贫的生活。
- 朱轓:象征富贵与地位。
- 篆水:自然景象,象征着富饶与美好生活。
- 芝兰:象征高洁的品德与内心的追求。
- 青山:象征理想中的隐居生活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区区白屋一生酸”中的“区区”意指: A. 丰富
B. 微小
C. 高贵
D. 广阔 -
“朱轓”是指: A. 车
B. 马
C. 房子
D. 河流 -
诗中提到“九秩年华”,指的是: A. 六十岁
B. 八十岁
C. 九十岁
D. 一百岁
答案:1.B 2.A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风格更为豪放。
- 杜甫的《春望》:在感伤中更显沉重,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魏了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