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外斜阳犹在树,林间宿鸟已归巢。黄昏莫把柴门掩,恐有诗人带月敲。
白话文翻译:
天边的斜阳还挂在树梢,林中的鸟儿已经回到了巢穴。黄昏时分不要关上柴门,恐怕有诗人带着月光来敲门。
注释:
字词注释:
- 斜阳:傍晚时分的太阳。
- 宿鸟:夜晚归巢的鸟。
- 柴门: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常用来形容贫寒之家。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恐有诗人带月敲”可能暗指诗人期待与同道中人交流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同道中人的期待和欢迎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通过“斜阳”、“宿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期待的氛围。诗中的“黄昏莫把柴门掩”一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人际交往的渴望和期待。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外斜阳犹在树”:描绘了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但余晖仍挂在树梢的景象。
- “林间宿鸟已归巢”:进一步以鸟儿归巢的情景,强调了黄昏时分的宁静和归家的温馨。
- “黄昏莫把柴门掩”:诗人提醒自己或他人,不要在这个时候关闭柴门,暗示了对访客的期待。
- “恐有诗人带月敲”:最后一句以“带月敲”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同道中人的期待和欢迎。
修辞手法:
- 拟人:“带月敲”将月亮拟人化,赋予了月亮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交往的期待,通过黄昏时分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温馨和欢迎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象征着傍晚时分的宁静和温馨。
- 宿鸟:代表着归家和安宁。
- 柴门: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和开放的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柴门”象征着什么? A. 豪华的住宅 B. 简朴的生活 C. 关闭的心态 D. 开放的心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黄庚的这首诗更加注重人际交往的期待,而王维的诗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收录了大量古代诗人的作品,适合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解读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