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福州释迦院幽幽亭》

时间: 2025-01-01 10:50:32

路尽得佳赏,川原何净明。

周围地形壮,洒落世尘清。

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横。

风帆人共远,潮屿岁重耕。

晓市炊烟合,孤庵汲道萦。

俯窥岩鸟过,微认野云生。

香气林端出,秋容物外呈。

表閒幡弄影,觉静磬传声。

官舍今稀讼,轓车此驻行。

唱篇知寡和,君世负诗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路尽得佳赏,川原何净明。 周围地形壮,洒落世尘清。 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横。 风帆人共远,潮屿岁重耕。 晓市炊烟合,孤庵汲道萦。 俯窥岩鸟过,微认野云生。 香气林端出,秋容物外呈。 表閒幡弄影,觉静磬传声。 官舍今稀讼,轓车此驻行。 唱篇知寡和,君世负诗名。

白话文翻译

走到路的尽头,发现了美丽的景色,河流和原野是多么的清澈明亮。 周围的地形雄伟壮观,远离尘世的喧嚣,显得格外清新。 背靠着城郭,千峰耸立,一条河流横贯天空。 风帆带着人们远去,潮汐中的小岛年年耕作。 清晨的市场炊烟袅袅,孤独的庵堂汲水的小路蜿蜒。 低头窥视岩石上的鸟儿飞过,微微辨认出野外的云彩生成。 林间的香气飘出,秋天的景色在物外展现。 闲暇时旗帜随风摇曳,静谧中磬声传来。 官府现在很少有诉讼,轓车在此停留行进。 吟唱的篇章知道少有人能和,您在世间享有诗名。

注释

  • 川原何净明:川原,指河流和原野。净明,清澈明亮。
  • 背郭千峰起:背郭,背靠着城郭。千峰起,形容山峰众多。
  • 涵空一水横:涵空,指水流横贯天空。
  • 潮屿岁重耕:潮屿,指潮汐中的小岛。岁重耕,年年耕作。
  • 晓市炊烟合:晓市,清晨的市场。炊烟合,炊烟袅袅。
  • 孤庵汲道萦:孤庵,孤独的庵堂。汲道萦,汲水的小路蜿蜒。
  • 俯窥岩鸟过:俯窥,低头窥视。岩鸟过,岩石上的鸟儿飞过。
  • 微认野云生:微认,微微辨认。野云生,野外的云彩生成。
  • 香气林端出:香气,林间的香气。林端出,从林间飘出。
  • 秋容物外呈:秋容,秋天的景色。物外呈,在物外展现。
  • 表閒幡弄影:表閒,闲暇时。幡弄影,旗帜随风摇曳。
  • 觉静磬传声:觉静,静谧中。磬传声,磬声传来。
  • 官舍今稀讼:官舍,官府。今稀讼,现在很少有诉讼。
  • 轓车此驻行:轓车,指官车。此驻行,在此停留行进。
  • 唱篇知寡和:唱篇,吟唱的篇章。知寡和,知道少有人能和。
  • 君世负诗名:君世,您在世间。负诗名,享有诗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仙游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蔡襄的诗歌多反映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此诗即为典型代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蔡襄在福州释迦院幽幽亭游览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表达了对清幽之地的喜爱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福州释迦院幽幽亭周围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清幽之地的深深喜爱。诗中“路尽得佳赏,川原何净明”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随后,诗人通过对周围地形的描绘,如“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横”,进一步强化了景色的壮丽与清新。

诗中还融入了人文元素,如“晓市炊烟合,孤庵汲道萦”,通过对清晨市场和孤独庵堂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生活气息。结尾处“唱篇知寡和,君世负诗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名的自信和对世人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展现了诗人对清幽之地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路尽得佳赏,川原何净明:诗人走到路的尽头,发现了美丽的景色,河流和原野是多么的清澈明亮。
  2. 周围地形壮,洒落世尘清:周围的地形雄伟壮观,远离尘世的喧嚣,显得格外清新。
  3. 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横:背靠着城郭,千峰耸立,一条河流横贯天空。
  4. 风帆人共远,潮屿岁重耕:风帆带着人们远去,潮汐中的小岛年年耕作。
  5. 晓市炊烟合,孤庵汲道萦:清晨的市场炊烟袅袅,孤独的庵堂汲水的小路蜿蜒。
  6. 俯窥岩鸟过,微认野云生:低头窥视岩石上的鸟儿飞过,微微辨认出野外的云彩生成。
  7. 香气林端出,秋容物外呈:林间的香气飘出,秋天的景色在物外展现。
  8. 表閒幡弄影,觉静磬传声:闲暇时旗帜随风摇曳,静谧中磬声传来。
  9. 官舍今稀讼,轓车此驻行:官府现在很少有诉讼,轓车在此停留行进。
  10. 唱篇知寡和,君世负诗名:吟唱的篇章知道少有人能和,您在世间享有诗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川原何净明”中的“净明”比喻清澈明亮。
  • 拟人:如“风帆人共远”中的“风帆”拟人化,仿佛带着人们远去。
  • 对仗:如“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横”中的“背郭”与“涵空”,“千峰起”与“一水横”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幽之地的喜爱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清新自然的意境,同时融入了人文元素,增添了诗意的生活气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川原:指河流和原野,象征自然美景。
  •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象征壮丽的地形。
  • 一水横:指河流横贯天空,象征自然的壮阔。
  • 炊烟:清晨市场的炊烟,象征生活的气息。
  • 岩鸟:岩石上的鸟儿,象征自然的生机。
  • 野云:野外的云彩,象征自然的变幻。
  • 香气:林间的香气,象征自然的芬芳。
  • 秋容:秋天的景色,象征自然的美丽。
  • 幡弄影:旗帜随风摇曳,象征闲暇的时光。
  • 磬传声:磬声传来,象征静谧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川原何净明”中的“净明”比喻什么? A. 清澈明亮 B. 清新自然 C. 壮丽壮观 D. 宁静安详

  2. 诗中“背郭千峰起”中的“千峰”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壮丽的地形 C. 生活的气息 D. 自然的生机

  3. 诗中“晓市炊烟合”中的“炊烟”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壮丽的地形 C. 生活的气息 D. 自然的生机

  4. 诗中“唱篇知寡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B. 对清幽之地的喜爱 C. 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D. 对自己诗名的自信

答案

  1. A
  2. B
  3. C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幽之地的喜爱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清新自然的意境,同时融入了人文元素,增添了诗意的生活气息。

诗词对比

  • 蔡襄《题福州释迦院幽幽亭》与苏轼《题西林壁》: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幽之地的喜爱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但蔡襄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人文环境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对蔡襄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诗作,对苏轼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多首诗作,对王维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相关诗句

路尽得佳赏,川原何净明。下一句是什么

周围地形壮,洒落世尘清。上一句是什么

周围地形壮,洒落世尘清。下一句是什么

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横。上一句是什么

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横。下一句是什么

风帆人共远,潮屿岁重耕。上一句是什么

风帆人共远,潮屿岁重耕。下一句是什么

晓市炊烟合,孤庵汲道萦。上一句是什么

晓市炊烟合,孤庵汲道萦。下一句是什么

俯窥岩鸟过,微认野云生。上一句是什么

俯窥岩鸟过,微认野云生。下一句是什么

香气林端出,秋容物外呈。上一句是什么

香气林端出,秋容物外呈。下一句是什么

表閒幡弄影,觉静磬传声。上一句是什么

表閒幡弄影,觉静磬传声。下一句是什么

官舍今稀讼,轓车此驻行。上一句是什么

官舍今稀讼,轓车此驻行。下一句是什么

唱篇知寡和,君世负诗名。上一句是什么

路尽得佳赏,下一句是什么

川原何净明。上一句是什么

川原何净明。下一句是什么

周围地形壮,上一句是什么

周围地形壮,下一句是什么

洒落世尘清。上一句是什么

洒落世尘清。下一句是什么

背郭千峰起,上一句是什么

背郭千峰起,下一句是什么

涵空一水横。上一句是什么

涵空一水横。下一句是什么

风帆人共远,上一句是什么

风帆人共远,下一句是什么

潮屿岁重耕。上一句是什么

潮屿岁重耕。下一句是什么

晓市炊烟合,上一句是什么

晓市炊烟合,下一句是什么

孤庵汲道萦。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