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黄蘖听彬长老谭禅 蔡襄 〔宋代〕 一圆灵寂本清真,谁向苍浪更问津。 欲说西来无见处,奈何言句亦前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境界的向往和对于言语表达局限性的认识。诗中,“一圆灵寂本清真”描述了一种圆满、灵动而又寂静的清净境界,这是禅宗追求的理想状态。“谁向苍浪更问津”则表达了对于这种境界的追求,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种追求的困难。“欲说西来无见处”意味着想要表达禅宗的深奥道理,却发现难以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奈何言句亦前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言语的局限性,认为言语不过是过往的尘埃,无法真正传达禅的精髓。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圆灵寂: 指一种圆满、灵动而又寂静的清净境界。
- 本清真: 原本就是清净真实的。
- 苍浪: 指茫茫的世间。
- 问津: 探寻、追求。
- 西来: 指禅宗的教义从西方传来。
- 无见处: 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或方式。
- 言句: 言语、话语。
- 前尘: 过往的尘埃,比喻言语的局限性。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整体表达了禅宗对于言语和境界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禅宗境界的向往和对言语表达局限性的认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蔡襄宿于黄蘖寺时,听彬长老谈禅后有所感悟,遂作此诗。诗中表达了对于禅宗境界的向往和对言语表达局限性的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境界的描绘和对言语表达局限性的认识,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首句“一圆灵寂本清真”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种圆满、灵动而又寂静的清净境界,这是禅宗追求的理想状态。次句“谁向苍浪更问津”则表达了对于这种境界的追求,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种追求的困难。后两句“欲说西来无见处,奈何言句亦前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言语的局限性,认为言语不过是过往的尘埃,无法真正传达禅的精髓。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境界的深刻理解和对于言语表达局限性的清醒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圆灵寂本清真”:描述了一种圆满、灵动而又寂静的清净境界,这是禅宗追求的理想状态。
- “谁向苍浪更问津”:表达了对于这种境界的追求,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种追求的困难。
- “欲说西来无见处”:意味着想要表达禅宗的深奥道理,却发现难以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 “奈何言句亦前尘”:进一步强调了言语的局限性,认为言语不过是过往的尘埃,无法真正传达禅的精髓。
修辞手法:
- 比喻:“言句亦前尘”将言语比作过往的尘埃,形象地表达了言语的局限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一圆灵寂”与“本清真”,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于禅宗境界的向往和对言语表达局限性的认识。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和对言语表达局限性的清醒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一圆灵寂:描述了一种圆满、灵动而又寂静的清净境界。
- 苍浪:指茫茫的世间,象征着追求的困难。
- 前尘:比喻言语的局限性,表达了言语无法真正传达禅的精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圆灵寂本清真”描述的是什么境界? A. 世俗的繁华 B. 禅宗的清净境界 C. 自然的宁静 D. 人间的苦难
-
“谁向苍浪更问津”表达了什么? A. 对于世俗的厌倦 B. 对于禅宗境界的追求 C. 对于自然的向往 D. 对于人间的留恋
-
“欲说西来无见处”意味着什么? A. 禅宗教义难以理解 B. 禅宗教义难以表达 C. 禅宗教义易于理解 D. 禅宗教义易于表达
-
“奈何言句亦前尘”表达了什么? A. 言语的永恒性 B. 言语的局限性 C. 言语的丰富性 D. 言语的多样性
答案: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对于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言语表达局限性的认识。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过往的回忆,表达了对于精神追求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蔡襄的《宿黄蘖听彬长老谭禅》都表达了对于清净境界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而蔡襄的诗则更多地探讨了言语的局限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禅宗与中国文化》:探讨了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有助于理解蔡襄诗中的禅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