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捕虎行
原文展示:
山村牧童遭虎噬,
血肉俱尽余双髻。
家人行哭觅遗骨,
道路闻之俱掩涕。
州家督尉宿山中,
已淬药箭攒长弓。
明朝得虎彻槛阱,
缫丝捣歌年丰。
白话文翻译:
在山村里,牧童被老虎袭击,
血肉全无只剩下两个发髻。
家人四处哭泣寻找遗骨,
路过的人听闻此事都掩面流泪。
州里的官吏在山中驻宿,
已用药水浸泡箭矢备战。
明天就能捕获老虎,
人们将欢歌庆祝丰年。
注释:
- 遭虎噬:被老虎咬伤或袭击。
- 血肉俱尽:形容尸体惨烈,血肉全无。
- 双髻:指的是头上的两个发髻,暗示这是小孩。
- 行哭:四处哭泣。
- 掩涕:捂住脸哭泣的样子。
- 督尉:地方官员,负责治安。
- 淬药箭:用药水浸泡过的箭,增强其杀伤力。
- 缫丝捣歌:指农民在丰收时唱歌庆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反映国家兴亡及个人抱负,风格豪放而沉郁。
创作背景:
《捕虎行》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艰苦。诗中通过描写虎袭事件,反映了农村的危机感和人们对安全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歌鉴赏:
《捕虎行》是一首具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诗作,陆游通过描绘一个乡村牧童被虎袭的场景,突显了自然的威胁与人类的脆弱。诗的开篇,直接将悲剧呈现在读者面前,生动形象的“血肉俱尽余双髻”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与绝望。这种惨痛的描写不仅引起了家人的悲哀,也感动了路人的同情,增加了诗篇的情感厚度。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地方官员的应对,展现了社会的另一面——对待自然威胁的决策和措施。官员们的准备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希望,预示着对抗自然灾害的勇气和决心。而最后的“缫丝捣歌年丰”,则是一个完美的转折,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虽然生活中充满困难,但人们依然希望在丰收的季节里歌唱庆祝。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通过对比和转折,传达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村牧童遭虎噬:开篇直接呈现出悲剧,山村的牧童遭遇了老虎的袭击。
- 血肉俱尽余双髻:描述了惨烈的结果,只剩下牧童的发髻,强调了事件的悲惨。
- 家人行哭觅遗骨:家人四处寻找遗体,表现出强烈的悲痛与无助。
- 道路闻之俱掩涕:路人听闻此事都感到悲伤,展现了人们的同情心。
- 州家督尉宿山中:转向官员的应对,展示了社会对这一事件的重视。
- 已淬药箭攒长弓:描绘了准备捕虎的场景,体现了人类对抗自然的决心。
- 明朝得虎彻槛阱:暗示未来的希望,捕虎的计划将会成功。
- 缫丝捣歌年丰:最后一句展现了对丰收的期待,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开头的悲惨和结尾的希望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老虎被描绘成威胁,赋予了其一种敌对的形象。
- 意象:利用“虎”、“泪”、“歌”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乡村牧童被虎袭的悲剧事件,揭示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以及相互之间的同情与支持,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虎:象征着自然的威胁与力量。
- 牧童:代表着无辜与脆弱的生命。
- 泪水:揭示了人们对悲剧的感受与同情。
- 箭:象征着人类抵抗自然威胁的决心与力量。
- 歌:代表着丰收与希望,象征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捕虎行》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陆游
- C. 李白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双髻”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牧童的发型
- C. 兵器
- D. 一种动物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希望
- C. 愤怒
- D. 恐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白居易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陆游的《捕虎行》与杜甫的《春望》都在描写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前者侧重于对抗自然威胁的勇气,后者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两首诗都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但立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