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秋雁,庚子八月作》
时间: 2025-01-06 10:47:2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忆旧游 秋雁,庚子八月作
作者: 文廷式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恨霜飞榆塞,月冷枫江,万里凄清。
无限凭高意,便数声长笛,难写深情。
望极云罗缥渺,孤影几回惊。
见龙虎台荒,凤凰楼迥,还感飘零。
梳翎。自来去,叹市朝易改,风雨多经。
天远无消息,问谁裁尺帛,寄与青冥。
遥想横汾箫鼓,兰菊尚芳馨。
又日落天寒,平沙列幕边马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游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恨不得霜降飞舞在榆塞,月色冷冷照在枫江上,万里之间一片凄清。尽管心中有无限的思念与高远的情怀,但这几声长笛也难以表达出内心的深情。远眺云雾缥缈的天空,孤独的身影数次被惊扰。看到龙虎台已然荒废,凤凰楼也显得孤零,心中不禁感到飘零的惆怅。梳理羽毛,感叹世事变迁,风雨已经历了多少。天边远没有消息,问一问谁能够裁制绸缎,寄给遥远的青冥。回想起横汾的箫声与鼓声,兰花与菊花依然芬芳。又是日落天寒,平沙之上马鸣声声。
注释:
- 榆塞: 指北方边境地区,榆树多生的地方。
- 枫江: 指江边的枫树,象征秋天的景色。
- 凭高意: 站在高处,心中感慨的情绪。
- 龙虎台: 古代著名的台阶,象征历史的沧桑。
- 凤凰楼: 传说中的楼阁,象征美好的愿望与情感。
- 青冥: 寓意遥远的天空或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廷式,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因其作品中常融入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悟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庚子年间,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对旧游的怀念与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的双重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开篇的“恨霜飞榆塞”直接引入秋的意象,既有自然的寒凉,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惋惜。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涌动的情感如长笛般悠扬,却又难以完全表达。后面提到的“龙虎台荒,凤凰楼迥”,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诗人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相互交织,描绘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最后的“平沙列幕边马鸣”更是让人感受到时光飞逝的无奈,既有对美好记忆的留恋,也有无法挽回的遗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恨霜飞榆塞,月冷枫江,万里凄清。”:表达了秋霜的寒意和万里凄凉的景象。
- “无限凭高意,便数声长笛,难写深情。”:站在高处,心中感慨无尽,但那几声长笛却无法表达内心的深情厚谊。
- “望极云罗缥渺,孤影几回惊。”:远望云烟缥缈,孤独的身影几次被惊动,暗含孤寂之感。
- “见龙虎台荒,凤凰楼迥,还感飘零。”:看到曾经繁华的龙虎台如今荒废,凤凰楼孤立,心中更添惆怅。
- “梳翎。自来去,叹市朝易改,风雨多经。”:梳理羽毛,感叹世事变迁、风雨多舛。
- “天远无消息,问谁裁尺帛,寄与青冥。”:遥远的天边没有消息,问谁能裁制绸缎,寄给遥远的青冥。
- “遥想横汾箫鼓,兰菊尚芳馨。”:回忆起横汾的音乐和兰菊的芬芳,依然令人怀念。
- “又日落天寒,平沙列幕边马鸣。”:再次感受到日落时的寒冷,平沙上马鸣声声,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 “声长笛”比喻心中的情感与思念。
- 对仗: 诗句中常见的对仗,如“凤凰楼迥,龙虎台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天远无消息”赋予了天远以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的无奈与孤独。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 霜: 象征寒冷与秋天,暗示生命的无常。
- 月: 代表孤独与思念,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长笛: 象征心声,传达出难以言表的情感。
- 龙虎台、凤凰楼: 象征历史的辉煌与衰落,反映诗人对过往的追忆。
- 兰菊: 代表自然的美好与芬芳,暗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榆塞”主要指什么地方? A. 南方的城市
B. 北方的边境
C. 西方的山脉
D. 东方的海洋 -
诗人对过去的感情主要通过哪种意象表达? A. 秋霜
B. 兰菊
C. 长笛
D. 凤凰楼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主题相似: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
- 不同风格: 文廷式的诗风较为细腻,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加直白,情感表达上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文廷式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