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

时间: 2025-01-03 01:33:36

彊支疲薾此跻攀,屈指曾游十载间。

方丈喜添千佛阁,双眸陟豁四围山。

可无可有僧衣钵,随得随供佛面颜。

门外雪深知几许,只消透得个重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
作者: 徐元杰 〔宋代〕

彊支疲薾此跻攀,屈指曾游十载间。
方丈喜添千佛阁,双眸陟豁四围山。
可无可有僧衣钵,随得随供佛面颜。
门外雪深知几许,只消透得个重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费力攀登这座山,指头屈折回想我曾游历十年的时光。
方丈喜悦地增添了千佛阁,我的双眼开阔地眺望四周的山峦。
无论是有还是没有僧人的衣钵,我随时都可以供奉佛陀的面容。
门外的雪深得不知道有多少,只要能透过那道重重的关卡就好了。


注释

  • 彊支:指艰难地攀登,形容登山的辛苦。
  • :疲乏的样子。
  • 屈指:屈指计算,指能够回忆的游历年数。
  • 方丈:寺庙的住持,这里指寺庙。
  • 千佛阁:指寺庙中新建的佛阁,象征信仰的扩展。
  • 陟豁:高耸开阔,形容视野开阔。
  • 僧衣钵:指僧人的衣服和钵,代表僧人的身份。
  • 随得随供:随意得到,随意供奉。
  • 透得个重关:比喻能够越过艰难的关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杰,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常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徐元杰游历灵鹫山时,表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在山野堂的修行与思考。灵鹫山是佛教名山,象征着精神的升华与追求。


诗歌鉴赏

徐元杰的《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是一首描绘山水与宗教信仰的诗作。诗中通过山的艰难攀登,隐喻人生的追求与奋斗。开头两句“彊支疲薾此跻攀,屈指曾游十载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绘了诗人为了追求信仰而付出的努力和时间,表现出一种执着与坚韧。

接下来的“方丈喜添千佛阁,双眸陟豁四围山”,描绘了千佛阁的雄伟与四周的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千佛阁”的描写,表现出对佛法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可无可有僧衣钵,随得随供佛面颜”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随和,无论有无僧人的存在,内心的信仰与供奉依然存在,显示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境界。最后两句“门外雪深知几许,只消透得个重关”则用雪的深度象征人生中的困难与阻碍,然而只要能够跨越这些关卡,内心的平和与信仰就能得到实现。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同时,表现了诗人对人生、信仰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彊支疲薾此跻攀:用力地攀登,身体疲惫,显示出攀登的艰辛。
  2. 屈指曾游十载间:回忆自己游历的经历,时间的流逝与珍贵。
  3. 方丈喜添千佛阁:寺庙的新建象征着佛教的繁荣,表明对信仰的重视。
  4. 双眸陟豁四围山:开阔的视野,象征着广阔的心境。
  5. 可无可有僧衣钵:超然的态度,对物质的淡然。
  6. 随得随供佛面颜:内心的信仰与供奉是自然而然的。
  7. 门外雪深知几许:雪的深度象征着生活中的困境。
  8. 只消透得个重关:跨越困难,内心的信仰与平和便能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雪深”比喻人生的困境。
  • 拟人:千佛阁的“喜悦”使其具有生命的情感。
  • 对仗:如“可无可有”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信仰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仰,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强调内心的宁静与信仰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佛阁:象征信仰的多样性与深厚。
  • :象征困难与阻碍。
  • :象征人生的修行与不断攀登的过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佛阁”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佛教信仰
    • C. 个人成就
  2. “彊支疲薾此跻攀”中的“跻攀”指的是什么?

    • A. 走路
    • B. 攀登
    • C. 游玩
  3. 诗人如何看待物质的存在?

    • A. 非常重视
    • B. 无所谓
    • C. 不在意

答案

  1. B. 佛教信仰
  2. B. 攀登
  3. B. 无所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临安邱司马》 - 陸游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登高》(杜甫)与徐元杰的作品在主题上均涉及对自然的描绘和人生的思考,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而徐元杰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信仰的追求。两首诗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徐元杰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