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1:43:25

客有携来端水珉,天然中界玉圭形。

送君早入薇垣紫,结劄先登藜阁青。

要看濡毫香典籍,直须提笔福生灵。

端凝正笏如山立,匪石斯心社稷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有携来端水珉,天然中界玉圭形。
送君早入薇垣紫,结劄先登藜阁青。
要看濡毫香典籍,直须提笔福生灵。
端凝正笏如山立,匪石斯心社稷经。

白话文翻译:

有客人带来端水的珉石,仿佛天然中形成的玉圭。
我送你早早进入紫色的薇垣,先在青色的藜阁上结下一纸文牒。
想要看那浸润着香气的典籍,必须提笔写下对苍生的祝福。
端正地凝视着手中的笏板,仿佛如山般挺立,不是石头,而是心中对国家的经纬。

注释:

  • 端水珉:指一种水晶般的石头,用作端水的器具。
  • 玉圭:形状像古代玉器的器物,象征高贵。
  • 薇垣:指薇草的围墙,象征着美好的环境。
  • 藜阁:古代书院或学堂,象征学术的殿堂。
  • 濡毫:指浸润着墨水的毛笔。
  • 福生灵:祝福生灵,意味着对众生的关怀。
  • 端凝正笏:形容端正地持着笏板,笏是古代官员的象征。
  • 社稷经:社稷象征国家,心中存有国家的经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杰,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景抒怀,关注社会人事,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别之际,借助送别之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国家、社会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开篇用“端水珉”引入,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友人携带的物品,体现出一种自然之美;而“玉圭形”则暗示了友人身份的高贵与未来的光明。接下来的“送君早入薇垣紫”,既是对友人的期许,也渗透着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要看濡毫香典籍”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求,强调了书籍的重要性,而“直须提笔福生灵”则进一步引申出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意识。最后两句“端凝正笏如山立,匪石斯心社稷经”,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显示出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与责任感。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国家未来的关注,体现了宋代文人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有携来端水珉:描绘客人带来的美丽石头,暗示友人的高洁品格。
  2. 天然中界玉圭形:比喻友人的独特与非凡。
  3. 送君早入薇垣紫:表达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4. 结劄先登藜阁青:象征着知识与学业的成功。
  5. 要看濡毫香典籍: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象征文化的传承。
  6. 直须提笔福生灵:展现出对民众的关心和祝福。
  7. 端凝正笏如山立:象征着坚定的决心与责任感。
  8. 匪石斯心社稷经: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端水珉”比喻友人的品格。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
  • 意象:如“薇垣”、“藜阁”均有象征意义,代表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祝福、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强烈责任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社会的关心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端水珉:象征友人的品德高尚。
  • 玉圭:象征理想与追求。
  • 薇垣、藜阁:代表知识与学业的殿堂。
  • 濡毫:象征文化与知识的传承。
  • :象征权力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端水珉”象征了什么? A. 友人的品德
    B. 自然之美
    C. 文化传承

  2. 诗中提到的“薇垣”代表什么? A. 友人的身份
    B. 理想的环境
    C. 自然景色

  3. 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体现在诗的哪一句? A. 送君早入薇垣紫
    B. 直须提笔福生灵
    C. 端凝正笏如山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徐元杰 vs. 陶渊明:徐元杰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个人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