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隔桥松影淡,冷翠点云根。
树色飞岚气,山容带雨痕。
雾深多失路,叶落不藏村。
迢递归来晚,刚同月到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归途的景象。桥那边松树的影子淡淡的,清冷的绿色映衬着云朵的根部。树木的颜色里蕴含着轻烟的气息,山的轮廓上带着雨水的痕迹。雾气弥漫,容易迷失方向,落叶不再遮掩村庄。回家的路途漫长而迟缓,刚好和明月一起到达家门。
注释:
- 隔桥:指的是跨越一座桥。
- 松影:松树的影子。
- 冷翠:清新而冷静的绿色。
- 云根:指云朵的下缘或边缘。
- 飞岚气:轻烟或雾气的状态。
- 山容:山的形态或轮廓。
- 带雨痕:有雨水留下的痕迹。
- 雾深:雾气很浓。
- 失路:迷失方向。
- 叶落:树叶飘落。
- 不藏村:不再遮掩村庄的景象。
- 迢递:遥远而曲折。
- 刚同月:和月亮同时到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印古,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黄昏归家的时刻,诗人通过描绘归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晚归松溪》是一首描绘归途景象的诗篇,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一种清幽、恬淡的氛围。诗人以“隔桥松影淡”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山水画卷,松树的影子在桥边轻轻摇曳,清冷的绿色让人感受到一丝清爽。接下来的“树色飞岚气,山容带雨痕”两句,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与多变性,山的轮廓因雨水而显得更加生动,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无常与美丽。
在“雾深多失路,叶落不藏村”中,诗人通过“雾深”与“失路”传递出一种迷茫与孤独的感觉。浓雾笼罩,似乎让归途变得更加复杂,落叶纷飞,村庄的轮廓渐渐模糊,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喻着人生中迷失方向的无奈与无助。
最后,诗人以“迢递归来晚,刚同月到门”收尾,既表达了归家的期盼,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归来已晚,月亮却如约而至,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和亲情。在这首诗中,彭印古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感人的情感,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既清新又富有哲理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隔桥松影淡:从远处看,桥旁松树的影子模糊而轻淡。
- 冷翠点云根:松树的清冷绿色映衬着云朵的底部。
- 树色飞岚气:树木的颜色中透出轻雾的气息。
- 山容带雨痕:山的轮廓上有雨水留下的痕迹。
- 雾深多失路:浓雾弥漫,让人容易迷失方向。
- 叶落不藏村:树叶落下,不再遮掩村庄的景象。
- 迢递归来晚:归家的路途漫长而曲折,回家已是傍晚。
- 刚同月到门:恰好与月亮一起到达家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树色飞岚气”,将树的颜色与轻烟相提并论,生动形象。
- 拟人:如“山容带雨痕”,赋予山一种情感,使之显得更为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隔桥松影淡,冷翠点云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归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同时反映了人生的迷茫与归属。在自然的描绘中,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影:象征着归属与宁静。
- 冷翠:指代清新、自然的生命力。
- 雾:象征着迷惘与不确定性。
- 叶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转瞬即逝。
- 月:象征着希望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隔桥松影淡”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桥的阴影
- B. 松树的影子
- C. 河水的反射
- D. 远处的山影
- “叶落不藏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然的美丽
- B. 迷失的感觉
- C. 归属与思念
- D. 孤独与无奈
答案: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鸟鸣涧》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彭印古的《晚归松溪》与王维的《鸟鸣涧》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自然与归属的主题。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沉思,而彭印古则更多地描绘了归途的迷茫与时间的流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