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

时间: 2024-09-19 20:56:26

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

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

风来吹我衣,虻蚋各已收。

移床就堂下,仰见月成钩。

但与支体快,不作腑脏谋。

半夜起寒热,展转脱水鰌。

药剂失先後,欲速反见留,不免召杨子,把臂揣厥由。

笑我冷治冷,徒尔苦舌喉。

授我桂与姜,乃始与病投。

逾旬不出户,映牖披重裘。

遥闻南山下,不与他土侔。

山寒雪不解,清气昼夜浮。

余冷入市城,烦热遭濯漱。

况乃郡斋静,满地贮清流。

露湿荷叶净,月上松柏幽。

墙头白杨树,秋声无时休。

夜蜩感寒气,上树鸣啾啾。

野鹤弄池水,落拍翅羽修。

此处虽可爱,慎勿恣意游。

凡人爱凉冷,凉冷乃热雠。

试扫北窗下,静卧却所忧。

屏扇去冰雪,虚室风自油。

岁热强自厚,良药彼有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
作者:苏辙

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
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
风来吹我衣,虻蚋各已收。
移床就堂下,仰见月成钩。
但与支体快,不作腑脏谋。
半夜起寒热,展转脱水鰌。
药剂失先後,欲速反见留,
不免召杨子,把臂揣厥由。
笑我冷治冷,徒尔苦舌喉。
授我桂与姜,乃始与病投。
逾旬不出户,映牖披重裘。
遥闻南山下,不与他土侔。
山寒雪不解,清气昼夜浮。
余冷入市城,烦热遭濯漱。
况乃郡斋静,满地贮清流。
露湿荷叶净,月上松柏幽。
墙头白杨树,秋声无时休。
夜蜩感寒气,上树鸣啾啾。
野鹤弄池水,落拍翅羽修。
此处虽可爱,慎勿恣意游。
凡人爱凉冷,凉冷乃热雠。
试扫北窗下,静卧却所忧。
屏扇去冰雪,虚室风自油。
岁热强自厚,良药彼有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伏天生病的情景。时值伏天,天气变化如同深秋,墙上长着矮树,庭院里微风习习。风儿轻轻吹动我的衣服,蚊虫已然归去。我把床移到堂下,抬头看到月亮像个弯钩。只希望身体能快些康复,绝不想去思虑内脏的病痛。半夜里我时而发热,时而又觉得寒冷,辗转反侧,心中烦躁。药物的效果总是前后失调,想要快点恢复反而常常拖延,不得不叫来杨子,扶着我的手,询问病因。他笑我用冷水来治病,徒然使我喉咙更痛。直到他给我带来了桂皮和生姜,我才开始与病魔抗争。超过十天不出门,透过窗户只能披着厚厚的衣物。远远听到南山下的声音,感觉与这里的景象全然不同。山中寒气未解,清新的气息白天黑夜弥漫。我在市场中感到寒冷与烦热交织,更有郡斋的清静,满地流淌着清澈的水流。露水打湿了荷叶,月上松柏显得幽静。墙头的白杨树,似乎在无时不刻地发出秋天的声音。夜里蟋蟀感受到了寒气,鸣叫声清脆悠扬。野鹤在池边玩水,拍打着翅膀。这里虽美丽,然而要小心不要过于放松。普通人都喜爱凉爽,但凉爽的天气却也能引起热病。试着扫去北窗下的尘埃,静静地躺下便可不再忧虑。关上屏风,去掉冰雪,空荡的房间自然会有风吹进来。岁月的酷热是强烈的,良药却并不多见。

注释:

  • 入伏:指进入伏天,夏季最热的时期。
  • 翛然:轻松自在的样子。
  • 虻蚋:苍蝇、蚊子等小虫。
  • 移床:将床搬到更凉爽的地方。
  • 支体快:指身体感到舒适。
  • 腑脏:指内脏。
  • 寒热:寒冷与发热,指身体不适。
  • 药剂: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 杨子:指朋友,可能为杨时。
  • 桂与姜:桂皮和生姜,传统中药材。
  • 郡斋:指县衙或者书斋。
  • 映牖:透过窗户的光影。

诗词背景: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兄苏轼齐名。他在政治上曾任高官,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擅长诗、词、文。此诗创作于他生病之时,反映了他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以及与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六月的伏天,苏辙因病卧床。借此诗,他表达了对夏季酷热的控诉和对病痛的无奈,同时也描绘了身边的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描述病痛的同时,展现了苏辙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体悟。诗中通过对天气变化、风景描绘和自身感受的结合,传达出一种病中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入伏节气变”引入,随后描绘了夏日的炎热与秋天的凉爽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病中的种种不适,半夜的寒热交替,体现了他的无奈与烦躁。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开始用桂与姜来调理身体,体现了中医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夏季酷热的抵抗,但又不失对凉爽气候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既有个人的疾病体验,又融入了自然的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每句诗都包含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以及对自身病痛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仰见月成钩”,将月亮比作钩,形象生动。
    • 对仗:如“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体现了工整的语言结构。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诗人自身的病痛和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健康的渴望,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短树:象征生命的顽强,虽短小却生机勃勃。
  • :象征清冷与希望,带来宁静。
  • :象征自然的变幻,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 荷叶:象征纯洁与清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的字是什么?

    • A. 子瞻
    • B. 季子
    • C. 子美
  2. 诗中提到的药材有哪些?

    • A. 桂与姜
    • B. 参与枸杞
    • C. 竹与桂
  3. 诗人对南山的感受是什么?

    • A. 喜爱
    • B. 疏离
    • C. 亲近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病中吟》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苏辙的《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感受,但苏轼更多表现出豪情壮志,而苏辙则更侧重于病痛与自然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文学概论》
  • 苏辙相关研究文章与传记。

相关诗句

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下一句是什么

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上一句是什么

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下一句是什么

风来吹我衣,虻蚋各已收。上一句是什么

风来吹我衣,虻蚋各已收。下一句是什么

移床就堂下,仰见月成钩。上一句是什么

移床就堂下,仰见月成钩。下一句是什么

但与支体快,不作腑脏谋。上一句是什么

但与支体快,不作腑脏谋。下一句是什么

半夜起寒热,展转脱水鰌。上一句是什么

半夜起寒热,展转脱水鰌。下一句是什么

药剂失先後,欲速反见留,上一句是什么

药剂失先後,欲速反见留,下一句是什么

不免召杨子,把臂揣厥由。上一句是什么

不免召杨子,把臂揣厥由。下一句是什么

笑我冷治冷,徒尔苦舌喉。上一句是什么

笑我冷治冷,徒尔苦舌喉。下一句是什么

授我桂与姜,乃始与病投。上一句是什么

入伏节气变,下一句是什么

翛然如九秋。上一句是什么

翛然如九秋。下一句是什么

墙上有短树,上一句是什么

墙上有短树,下一句是什么

庭下风飕飕。上一句是什么

庭下风飕飕。下一句是什么

风来吹我衣,上一句是什么

风来吹我衣,下一句是什么

虻蚋各已收。上一句是什么

虻蚋各已收。下一句是什么

移床就堂下,上一句是什么

移床就堂下,下一句是什么

仰见月成钩。上一句是什么

仰见月成钩。下一句是什么

但与支体快,上一句是什么

但与支体快,下一句是什么

不作腑脏谋。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