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闸二首》
时间: 2025-01-01 12:5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放闸二首
作者:苏辙
画舫连樯住,清流泛闸平。
忽看银汉落,仍听夏雷惊。
正柂迟回久,开头取次轻。
滞留初一快,奔驶忽如倾。
不识风涛恐,聊同枕席行。
行逢贱鱼稻,饱食慰平生。
闸空非有碍,水静为谁兴。
开闭偶然弃,喧豗自不胜。
渊停初镜净,势转忽云崩。
脱隘尚容与,投深益沸腾。
玉山纷破碎,陈马急侵陵。
挟版千钧重,浮舟万斛升。
岸摇将落木,鱼困或投罾。
汹涌曾谁止,萧条远欲凝。
力争知必折,少待亦何能。
一发临流笑,微言早服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流涌动、船只行驶的场景。画舫停靠在岸边,清澈的河水在闸口平静流淌。忽然看到星空下银河倾泻,耳边传来雷声的惊吓。船只因风浪而摇荡,放慢了速度,开始时轻松的行驶变得急促。虽然不知水面下的风涛有多么可怕,但仍然和朋友们共享这段旅程。途中经过稻田,收获了丰盛的鱼虾,生活得意而满足。水闸的空闲并没有造成阻碍,水面的平静又能为谁带来生机。水闸的开启与关闭似乎随意,喧闹的声音也让人难以承受。深渊的水面如初镜般清澈,忽然间却又像云崩一样倾泻而下。水流不断,急速翻腾,山峰破碎,马匹在岸边急速侵袭。沉重的木板被拖动,浮舟如同千钧之重。岸边的树木摇晃,鱼儿窘迫,或许被渔网捕获。汹涌的水流曾几何时能被平息,远方的景象仿佛要凝固。力争的结果总是折损,等待又能得到什么。一声笑在水流中响起,轻声的言语早已铭记在心。
注释
- 画舫:一种装饰华丽的小船。
- 清流:指清澈的流水。
- 银汉:银河,古代人将银河比作银色的河流。
- 夏雷:夏天的雷声。
- 滞留:停滞不前。
- 喧豗:喧闹的样子。
- 渊停:深渊的水面静止。
- 挟版:指船只的重物。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其中的水流、银河、雷声等意象,均可以看作是对古代诗歌常见景象的反映,表达了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作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苏辙的晚年,正值北宋政治动荡、社会变迁之际,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水流和舟行,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化。
诗歌鉴赏
苏辙的《放闸二首》通过对水流、船只、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在首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流的波动、船只的行驶,以及自然景象的变化,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中的“画舫连樯住”一语,生动地展现了船只停靠的情景,而“忽看银汉落,仍听夏雷惊”则通过对银河和雷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安的氛围,暗示人生中的无常与不可预测。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豁达与洒脱。在形式上,诗句的对仗工整,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画舫连樯住:船只停靠在岸边,静止不动。
- 清流泛闸平:清澈的河水在闸口轻轻流淌,显得平静。
- 忽看银汉落:突然看到夜空中银河倾泻而下,景象壮丽。
- 仍听夏雷惊:耳边响起夏天的雷声,令人惊讶。
- 正柂迟回久:船只因风浪而停滞,行驶的速度变得缓慢。
- 开头取次轻:刚开始时的行驶是轻松的。
- 滞留初一快:在水面的初次停留是舒适的。
- 奔驶忽如倾:但随着水流的加快,船只仿佛要倾覆。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倾泻而下的水流。
- 拟人:水流被赋予了情感,似乎有自己的意志。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船行水流的景象,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水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变化。
- 船只:代表着人生旅途中的探索与冒险。
- 银河:象征着美好与遥远的理想。
- 雷声:代表着突如其来的困扰与惊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放闸二首》的作者是?
- A. 苏轼
- B. 苏辙
- C. 李白
-
诗中“画舫连樯住”描写的是?
- A. 船只行驶
- B. 船只停靠
- C. 船只倾覆
-
诗中的“夏雷”象征了什么?
- A. 安宁
- B. 惊吓与无常
- C. 喜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泊秦淮》与苏辙的《放闸二首》同样描绘了水的意象,但苏轼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苏辙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苏辙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