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
时间: 2025-01-19 19:05: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
作者:苏辙
君不见武安前堂立曲旃,
官高得厚多忧患。
又不见夏侯好妓贫无力,
帘箔为衣人莫识。
两人操行虽不同,
辛苦经营实如一。
不如君家激水石中流,
听之有声百无忧。
笙竽窈眇度溪谷,
琴筑凄咽穿林丘。
高人处世心淡泊,
众声过耳皆为乐。
退食委蛇石上眠,
幽音断续床前作。
正如古人乐易多欢娱,
积土为鼓块为桴。
但能复作太古意,
君家水乐真有余。
白话文翻译
你看不到武安的前堂中,立着曲旃(乐器),官位高却忧虑重重。
你又看不到夏侯因好女色而贫困无力,窗帘和帛子成了衣服,没人知道他的身份。
两个人的操守虽然不同,但辛勤经营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不如你家激水在石中流动,听着水声,心中无忧无虑。
笙和竽在溪谷间幽幽传来,琴声凄婉穿越树林和丘陵。
高人处世心境淡泊,周围的声音听过耳边都成了乐音。
退食后在石上安然入睡,幽幽的音响在床前时断时续。
就像古人所说,乐器容易带来欢愉,土堆做成鼓,木块做成桴(乐器)。
只要能重拾太古的意境,你家水乐实在是有余的。
注释
- 曲旃:一种古代乐器。
- 武安:指武安君,指代高官。
- 夏侯:夏侯敦,三国时著名人物,这里用作隐喻。
- 激水:流动的水。
- 笙竽:古代乐器,笙为管乐器,竽为吹奏乐器。
- 退食:指吃过饭后,放松休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之弟,擅长诗、文、词,倡导自然、闲适的生活理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东阳水乐亭,体现了苏辙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个人的内心追求。
诗歌鉴赏
《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与心灵安宁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人生轨迹的结果,尤其是对高官与贫者的描绘,反映出对功名利禄的无奈与批判。诗人以“激水石中流”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自然流淌的乐趣,展现了对自然音乐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在诗的最后,诗人呼唤一种回归太古的生活态度,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给予了清醒的反思。
诗中意象丰富,字句间流露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趣,透过音乐与自然,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整首诗以乐音贯穿,寓意深远,既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武安前堂立曲旃:用武安君的高官来引入,映衬官位的忧虑。
- 官高得厚多忧患:高官厚禄并不总是幸福,反而常伴忧愁。
- 又不见夏侯好妓贫无力:通过夏侯的例子说明虽然追求享乐,却因贫困而无法实现。
- 帘箔为衣人莫识:形象地描绘出贫困使得夏侯失去尊严。
- 两人操行虽不同:两种生活选择的道德取向。
- 辛苦经营实如一:无论选择如何,最终辛苦的结果都是相似的。
- 不如君家激水石中流:转向诗人自己,赞美自然的乐音。
- 听之有声百无忧:享受水声的宁静,心中无忧。
- 笙竽窈眇度溪谷:音乐的延伸,描绘音乐在自然中的流动。
- 琴筑凄咽穿林丘:琴声的哀婉,穿越山林,给人以感动。
- 高人处世心淡泊:高人不追求名利,心境宁静。
- 众声过耳皆为乐:生活中所有声音都化为乐音。
- 退食委蛇石上眠:安然自得,享受生活。
- 幽音断续床前作:音乐在床前轻轻响起,充满生活的温馨。
- 正如古人乐易多欢娱:古人的乐趣在于简单易得。
- 积土为鼓块为桴:简单的事物也能带来乐趣。
- 但能复作太古意:重拾古人的乐趣与心境。
- 君家水乐真有余:赞美诗人家中的水乐,富有余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不同人物的境遇对比,突出主题。
- 比喻:用水流和乐声来表达心灵的宁静。
- 拟人:将声音描绘成乐音,赋予声音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官与贫者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向往,强调心灵的自由与乐趣。
意象分析
- 水:象征流动与生命的宁静。
- 乐器:代表文化与艺术的享受。
- 高人:象征追求精神境界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及的高官是指谁?
- A. 夏侯
- B. 武安
- C. 苏辙
- D. 子瞻
-
诗中提到的“激水”象征什么?
- A. 利欲
- B. 生命的流动
- C. 官场的纷扰
- D. 贫困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内心的宁静?
- A. 高官
- B. 音乐与水
- C. 贫者
- D. 人情冷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作品,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的向往。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作品,描绘理想的隐逸生活。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苏辙《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李白更显豪放,而苏辙则显得淡泊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传》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理解苏辙的诗意及其背后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