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0:4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绮罗香二首 其二
借病瞒愁,判闲作梦,单枕又惊春半。
小揭珠帘,隐隐似闻微叹。
罗帕重洒泪成鹃,锦笺长寄书寻雁。
莫因循误了芳华,柔肠能得几回断。
题红前事谩省,空任香销粉蠹,舞衫歌扇。
除却榴裙,瘦尽楚腰谁见。
防夜约拜月推寒,厌晨妆蹋青嫌远。
最无情最是飞花,晓风吹不转。
白话文翻译:
借着生病来掩饰内心的忧愁,似乎在空闲时做梦,独自一人的枕边却常常惊醒,已是春天过了一半。轻轻揭起珠帘,隐约似乎听到一声微叹。那罗帕上沾满泪水,宛如杜鹃啼泣,锦笺上寄出的书信在寻觅归雁。不要因为犹豫而误了美好的年华,柔弱的心肠又能承受几次的断肠之痛?对于往日的事只能徒然追忆,任凭香气消散,粉尘飞舞,在舞衣和扇子之间。除去那红色的裙子,瘦弱的楚腰又有谁能看到?小心夜晚约定拜月,却被寒意推迟,厌倦了晨妆,踏青的心情又显得遥远。最无情的就是那飞舞的花瓣,清晨的微风也无法将其挽回。
注释:
- 借病瞒愁:以生病的理由掩饰内心的忧愁。
- 单枕又惊春半:一个人独自睡觉,常常在春天的时刻惊醒。
- 罗帕:一种丝绸手帕,常用来擦泪。
- 锦笺:精美的信纸。
- 芳华:年轻美好的时光。
- 舞衫歌扇:形容美丽的衣衫和扇子,暗示繁华与热闹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项鸿祚(生卒年不详),字浚道,号云山,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描写离愁别绪和女性的柔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社会动荡,诗人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对美好青春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对青春的感慨。开篇以“借病瞒愁”引入,便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迷茫与惊惧,独自一人的生活使得春天的美好反而成了一种无奈的提醒。通过珠帘的轻揭,诗人似乎在窥探某种情感的流露,而那“微叹”更是无声的悲切。
紧接着“罗帕重洒泪成鹃”,以生动的意象表现出泪水的沉重与凄楚,杜鹃鸟的啼鸣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诗中提到的“锦笺长寄书寻雁”,则进一步加强了对远方情人的渴望与无奈,邮寄信件的过程成为情感寄托的象征。
“莫因循误了芳华”一句警示人们珍惜时光,强调了青春的脆弱与稍纵即逝。最后几句则以“飞花”和“晓风”收尾,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仿佛生命的美好都被这飞花所掩盖,无法挽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借病瞒愁:用生病的理由掩饰心中的忧愁。
- 判闲作梦:在空闲时分,沉浸在梦中。
- 单枕又惊春半:独自一人,惊醒于已过半的春天。
-
修辞手法:
- 比喻:“罗帕重洒泪成鹃”,泪水比作杜鹃的啼鸣,生动形象。
- 拟人:将春天的惊醒与内心感受结合,赋予春天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使得语言更为优美。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是对青春和爱情的珍惜,表达了女性在感情中的脆弱与敏感,以及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春: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但在诗中却是孤独与惊醒的象征。
- 泪水:代表着思念与无奈,情感的流露。
- 飞花:象征着短暂的美好与无情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罗帕”是什么?
- A. 一种饮品
- B. 一种手帕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花卉
-
“莫因循误了芳华”意思是?
- A. 要珍惜青春
- B. 不要生病
- C. 不要喝酒
- D. 不要写诗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项鸿祚的《绮罗香二首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对青春的珍惜,但项鸿祚更侧重于孤独与失落,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