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别襄阳诗僧少微》

时间: 2025-01-04 08:46:37

證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

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

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别襄阳诗僧少微
皎然 〔唐代〕
证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
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
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境界的追求,梦境的频繁出现提醒着我,内心的宁静何在?我用文字传承秦汉的经典,学习楚国的诗词风格。兰花在衣上绽放,春天的柳枝在手中摇曳。分别后希望再次相见,浮云漂浮在空中,仿佛就是我自己。

注释

字词注释:

  • 证心:指内心的真实感受或境界。
  • 示说:表达或讲述。
  • :携带、传递。
  • 秦本:指秦朝的经典文献。
  • 诗骚:指《诗经》和《楚辞》。
  • :兰花,象征高洁。
  • :柳树,常用来象征春天和离别。
  • 浮云: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典故解析:

  • 秦本楚人:反映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尊重与学习,秦本代表着古老的文化传承,而楚人则指楚地的诗人,代表着独特的诗歌风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与襄阳的僧人少微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唐代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诗歌创作氛围浓厚,诗人们常通过交流与别离来增进彼此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心灵的探索与对友人的眷念。首联“证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通过梦的意象,抒发了对内心世界的思索,梦境的频繁让人反思内心的真实。接下来的“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则展示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尊重与学习,体现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中间两句“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通过兰花与柳树的意象,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自然的魅力。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也暗含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愿望。

最后两句“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浮云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在分别后孤独与渴望重聚的心情。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证心何有梦:探讨内心真实的梦境。
  • 示说梦归频:梦境的频繁提醒着我内心的追求。
  • 文字赍秦本:用文字承载着秦汉之文化。
  • 诗骚学楚人:学习楚国的诗歌风格。
  • 兰开衣上色:衣服上绽放的兰花象征高雅。
  • 柳向手中春:春天的柳枝在手中摇曳,生机盎然。
  • 别后须相见:分别之后希望再次相聚。
  • 浮云是我身:浮云象征着漂泊的生活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云比作自己的身世,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兰花和柳树的意象传达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内心的追求与幻想。
  • :象征高雅与纯洁。
  • :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再生。
  • 浮云:象征漂泊与孤独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象征什么? A. 高洁
    B. 低贱
    C. 暴烈
    D. 沉闷

  2. “浮云”在诗中所代表的意象是什么? A. 固定不动的生活
    B. 漂泊不定的生活
    C. 繁荣昌盛的生活
    D. 归于田园的生活

  3. 诗人希望与谁相见? A. 自己
    B. 大家
    C. 友人
    D. 家人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皎然的《酬别襄阳诗僧少微》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的描绘,但皎然更加强调内心的探索,而王维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