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
时间: 2025-01-19 16:47: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
作者:皎然 〔唐代〕
释印及秋夜,身闲境亦清。
风襟自潇洒,月意何高明。
闻说武安君,万里驱妖精。
开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
晋家用元凯,亦是鲁诸生。
北望抚长剑,感君知已行。
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
大敌折齐俎,一书下聊城。
翻飞青云路,宿昔沧洲情。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夜的月光下,我身心舒适,心境也变得清明。
微风拂面,心情自是潇洒,月亮的光辉何等明亮。
听说武安君在远方驱赶妖精,行程万里。
他开府招揽英才,首先吸引的是士林中的英杰。
晋朝的元凯,亦是鲁地的才子。
我向北望去,手抚长剑,感慨朋友已离去。
边疆的尘土笼罩了玉帐,杀气凝聚在金色的灯笼下。
敌人已在齐地折断了俎,书信却寄往聊城。
我在青云之路上翻飞,而心中却怀念沧洲的情怀。
注释
- 释印:释去烦恼,清净安宁。
- 武安君:指的是汉代的平阳侯韩信,以谋略著称。
- 开府:设立官府,招纳人才。
- 长剑:象征武器与权力,抚剑可见思念与怀念。
- 边尘:指战场的尘土,象征战争的纷扰。
- 金镫:金制的灯笼,表示夜晚的威严与肃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内心情感,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秋夜对月怀友之际写成,诗人通过描绘清晰的秋夜景象,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清秋的夜晚,面对明月,回忆起友人,传达出深切的思念与对往昔的感慨。诗中通过“风襟自潇洒,月意何高明”展现出一种洒脱的心境,仿佛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人物武安君,体现出对英杰的向往与敬仰。同时,诗人在描绘边疆形势时,使用“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来展现战局的紧张与复杂,构建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最后,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关系比作青云之路,既有追求理想的豪情,又流露出对过往情谊的深刻怀念。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情的珍视,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释印及秋夜,身闲境亦清:在宁静的秋夜,心灵得到释放,环境也变得清澈。
- 风襟自潇洒,月意何高明:微风轻拂,心情自得,明月的光辉更显得高远。
- 闻说武安君,万里驱妖精:听闻武安君行军万里,驱赶妖邪,显示出英雄的气概。
- 开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开设官府,招聚英才,体现出对人才的重视。
- 晋家用元凯,亦是鲁诸生:提及历史人物,表达对才华的认可。
- 北望抚长剑,感君知已行:向北望去,抚剑自思,感慨朋友远行。
- 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战场的尘土与杀气弥漫,形成一种紧张的氛围。
- 大敌折齐俎,一书下聊城:敌人在齐地遭遇挫折,书信却寄往聊城,传达战争的无奈。
- 翻飞青云路,宿昔沧洲情: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心中依然怀念过去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月意”比作情感的高昂。
- 对仗:如“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无形的“月意”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突显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映照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 长剑:象征武力与忠诚,代表着对理想的追求。
- 边尘与金镫: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对历史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武安君”是指谁?
A. 韩信
B. 张良
C. 诸葛亮 -
诗中“风襟自潇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忧愁
B. 自在
C. 焦虑 -
“宿昔沧洲情”中的“沧洲”指的是什么?
A. 大海
B. 朋友的故乡
C. 过去的美好时光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是通过月亮表达思念,但更强调个人的孤独感。
- 《月夜忆舍弟》则侧重于亲情的思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面。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