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此时公权领湖州)》
时间: 2025-01-14 21:00: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
作者: 皎然
庾公心旷远,府事局耳目。
遂与南湖游,虚襟涤烦燠。
始知皇天意,积水在亭育。
细流信不让,动物欣所蓄。
万顷合天容,洗然无云族。
峭蒨瞩仙岭,超遥随明牧。
知公爱澄清,波静气亦肃。
已见横流极,况闻长鲸戮。
中洲暂采蘋,南郡思剖竹。
向夕分好风,飘然送归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太湖的情景。庾公心情开阔,远离繁忙的政务,决定与友人游览南湖,心中烦闷的情绪得到了洗净。此时才明白上天的意图,湖水在亭子旁滋养着万物。细流缓缓流动,让生物们都感到欢悦。万顷湖面映照着蓝天,清晰得没有一丝云彩。高耸的仙岭在远处显得特别醒目,仿佛与明亮的牧场相随。知道庾公喜欢这清澈的水面,波平气和也显得格外肃静。如今看见横流的水势,更是听闻远处鲸鱼的呼啸声。我们在湖中采摘水蘋果,南方的竹林让我想起故乡。傍晚时分,微风轻拂,轻轻送我们回船。
注释
- 庾公:指庾信,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 虚襟:形容心境的开阔与宁静。
- 涤:清洗、洗净。
- 积水:湖水的积聚。
- 万顷:形容面积广阔的湖面。
- 峭蒨:形容山峦高耸、清秀。
- 鲸戮:鲸鱼出水时的声音。
- 蘋:水中的一种植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字子文,号清白,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夏月,正值皎然与陆使君游览太湖之际,因而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是一首描写太湖自然景色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游湖的轻松愉悦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现出湖水的清澈、山峦的高耸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开头的两句“庾公心旷远,府事局耳目”,点明了庾公的心情与游玩的目的,正是为了逃避繁忙的政务,追求精神上的放松。接下来,诗人通过“虚襟涤烦燠”,表达了游玩过程中的心境变化,湖水的清澈让烦恼一扫而空。
诗中多处使用了形象的比喻,如“万顷合天容,洗然无云族”,描绘了湖面浩瀚如天,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这种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宁静形成了完美的统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庾公心旷远:庾公心情开阔,远离俗务。
- 府事局耳目:繁忙的政务让人感到疲惫。
- 遂与南湖游:于是决定去南湖游玩。
- 虚襟涤烦燠:心境开阔,烦恼得以清洗。
- 始知皇天意:才意识到这是上天的安排。
- 积水在亭育:湖水在亭子旁滋养万物。
- 细流信不让:细流缓缓流动,生物欢快。
- 万顷合天容:广阔的湖面与天空相接。
- 洗然无云族:清澈的湖面没有云彩。
- 峭蒨瞩仙岭:高耸的山峦引人注目。
- 超遥随明牧:遥远的牧场与之相随。
- 知公爱澄清:知道庾公喜欢这清澈的水面。
- 波静气亦肃:湖面平静,气氛肃穆。
- 已见横流极:看见横流的水势。
- 况闻长鲸戮:听到远处鲸鱼的声音。
- 中洲暂采蘋:在湖中采摘水蘋果。
- 南郡思剖竹:想起故乡的竹林。
- 向夕分好风:傍晚时分,微风轻拂。
- 飘然送归舳:送我们回船,轻松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万顷合天容”以湖面比喻天空,展现其广阔。
- 拟人:“动物欣所蓄”,生物似乎在享受水的滋养,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优美的太湖自然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清澈与宁静,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山峦:象征高远与超脱,寓意追求理想与精神的寄托。
- 动物:象征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
- 晚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归属感,带来温柔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庾公”是指:
- A. 一位皇帝
- B. 一位文学家
- C. 一位将军
-
填空题:诗中“万顷合天容,洗然无__族。”这里的空缺应该填什么?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动物在湖水中感到快乐。 (对/错)
答案
- B
- 云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湖上幽居》 - 王维
诗词对比
《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以自然景色为主题,但王维更注重山水的孤独与宁静,而皎然则强调与友人的共享与欢愉,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自然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